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8年第2期
编号:1320320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九化一思考”(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2期
     六、教学方法综合化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4]。但现实中,心理教学内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比例过高,就连“心理调节方法”“心理训练”也是讲得多练得少。课堂上过多普及知识,就会弱化实践与体验的内容,把本来需要参与、训练的方法与技能变成了知识传授。

    心理课应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例如一节课可根据环节的需要使用讲解、案例分析、讨论、游戏、扮演等多种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和课堂教育效果。目前的课堂还不能很好地做到综合应用,仍然是“讲”知识、“讲”方法的多。讲一些心理调节方法与知识是必要的,但有效的心理工作不能停留在讲的层面,必须精选“学生最为关心的、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5]的话题与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学生亲自参与、讨论与体验,带领学生多开展心理调节的练习与应用,掌握切实可行的方法,切实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七、教研活动常态化

    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专家学者、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6]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