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8年第7期
编号:13235084
架起亲子沟通的桥梁(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7期
     〔摘要〕亲子关系问题困扰着许多家长,他们常常感到自己无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探讨父母如何架起亲子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亲子沟通;亲子关系;倾听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7-0075-03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小猪的嚎叫,便说:“主人也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的。”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看完这则故事,让我不禁联想到亲子关系问题。在我做咨询的十几年间,接触了许多学生和家长,孩子们常常会谈到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正像故事中的小猪和绵羊(乳牛)一样,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往往很难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孩子抱怨父母太霸道,不理解自己,而父母则责怪孩子不懂事,不体谅自己。美国教育家塞勒·赛维若曾说过:“每个人观察、认识问题,都会有自己的视角和立足点。身份、地位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就不同。父母与子女间的年龄悬殊、身份各异是影响相互沟通的重要原因。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一切将迎刃而解。”这句话道出了亲子关系存在问题的症结,给为人父母者很大的启示。
, 百拇医药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呢?

    一、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如果父母总是以孩子还小,他们的想法“不靠谱”“太幼稚”,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指责,孩子就会感到父母的无视甚至伤害,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孩子会建立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拒绝和父母沟通,有什么心里话也不愿意和父母说。

    我自己就曾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一天,读五年级的儿子放学回家,看起来情绪不高,垂头丧气的,我问他怎么啦,他难过地说:“妈妈,这次数学考试,我没考好,只考了85分。”我一听,说话的语气也严厉了起来。“怎么才考85分?最近上课是不是没认真听讲呀?”听我这样一说,儿子扭头就躲进了房间。后来我了解到这次考试题型比较灵活,全班考80分以上的只有4名学生。我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尊重孩子,当孩子的话说到一半时,就主观上认定了“他的低分是由于学习不认真造成的”,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没有认真倾听孩子。
, 百拇医药
    这样类似的场景常常发生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亲子沟通的不顺畅,此时的孩子难免会对父母关上“心门”,甚至会对父母心怀怨恨。因此,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要充分地尊重孩子,与孩子保持平等的关系,用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盘托出,这时我们就可以全面地了解孩子,并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他一起分析事情的缘由,并商量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的沟通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关爱,拉近了亲子之间的关系。

    那么,在沟通中父母要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呢?首先,父母应耐心、用心地倾听孩子,不打断孩子的话,无论孩子说什么,都先不给予评判,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正如上面的例子,如果当时听到儿子说考试得了85分时,我不做评判,而是继续听下去,就不至于使沟通戛然而止。其次,父母应学会鼓励孩子表达想法和感受。当孩子想和你沟通时,父母应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转向他,保持目光接触,并认真地听,在听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点头或“嗯”“哦”等表示父母对他所说的话有反应,鼓励他继续说下去。最后,在倾听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时地总结、复述孩子所讲的关键内容,对他所说的、所想的内容做出反应。如当孩子说完这次考试的情况后,可以回应“原来是这样呀,考卷确实太难了,你也别太伤心啦”。
, 百拇医药
    二、积极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

    心理学上的共情是指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能体会对方的感受,理解对方的意图,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简单地说,共情就是换位思考,能从对方角度为对方的行为寻找合理点,以最大限度地理解、尊重对方。

    在与孩子互动沟通中,我们要和孩子产生积极的“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这是有效沟通的良好开端。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妈妈是怎样做到共情的。

    一天,12岁的儿子回到家,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气呼呼地说:“今天真是气死我了,刚才隔壁家的小虎把我的自行车给弄坏了。”

    妈妈说:“哦,是这样啊。你一定感到很难过吧,因为小虎把你心爱的自行车弄坏了。”
, 百拇医药
    “当然啦,那可是我十岁生日时奶奶送给我的礼物。”

    妈妈说:“我知道这辆自己行车对你意义重大。现在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吗?”

    “妈妈,你和我一起去修理自行车吧!”

    在去往自行车修理店的路上,孩子又和妈妈具体描述了自行车“受伤”的经过,妈妈说:“哦,原来是这样呀,那小虎似乎也不是故意弄坏你的自行车的呀。”孩子呵呵地笑著:“是呀,他才学骑车,车技还不好。看来明天我还要继续教他拐弯的技术。”

    一场小风波就在妈妈的积极共情中云淡风轻地过去了。当孩子带着“生气、难过”的情绪进门时,此时他最需要的不是妈妈的说教,而是妈妈的认同和理解,妈妈正视了孩子的感受,积极给予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予了引导,促进了沟通的有效进行。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太善于“说教”了。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往往看到事件本身,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总是急着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如何解决问题。父母只关注于自己的感受,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倾听、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在这样情境下的沟通一定会以失败告终。, 百拇医药(李云珍)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