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8年第32期
编号:13267338
心育课程设计需要反思的几个问题(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32期
     有些教师会问,心育课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那如何去了解教学对象的所需?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去读懂他们:首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理论上,发展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清晰地介绍了中小学生的认知、个性发展特点,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在实践上,教师还应该在处理个案时发现与总结,并上升为对学生问题的认识。其次,把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纲要》是在深入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基础上制订的内容体系,科学性和有效性强。最后,调查学生需求并利用好课后的反馈。学生受地区、学校性质等多种变量的影响,即使处于同个学段,他们的需求也未必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能够有效地通过调查等方式了解需求,同时在课教学堂结束时根据反馈的结果进一步反思,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

    三、创设的内容有“用”吗?

    在课程设计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教学内容的创设。从有效教学理论来看,成功的课程就是要实现其教学有效性。而有“用”的内容是课程有效性的保证。程红、张天宝提出的“教学有效性”包括三个方面:有效果,预期的教学目标要实现;有效率,要提高有效教学时间在整节课中的比例;有效益,教学活动要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对此,我们认为,有“用”性体现在创设的内容要与教学目标有内在、紧密的价值联结,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的改变和发展。关于这个问题,下面通过两组对比设计进行讨论。

    课例一:学会沟通,让心靠近

    一、热身活动

    伸出你的双手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