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329333
家校合作,于“微”处暖娃心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1期
     〔摘要〕 心理健康是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重要的教育课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在“微时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应从“微”入手,“微观察”“微联络”“微沟通”“微辅导”等都是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1-0058-02

    一、背景

    由于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遇到一些事件,尤其是恶性事件,他们将很难从家庭中获得正确的处理意见和方法指导,加上小学生所处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很容易因此“被挫折”,遭遇危机事件。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产生诸如失落、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期下去还会导致心理疾病。

    对学生进行早期心理危机干预,增强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培养健康、完善的心理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案例描述

    五年级学生小惠(化名),女,11岁。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家中无人照看,无奈之下,父母将其托付给邻居60多岁的老奶奶照看。9月的某一天,老奶奶发现家中丢失了500元钱,遂断定是小惠所偷。质问遭到否认后,老奶奶立马将此事告诉左右邻居,并因此跑到村里的“仙婆”处询问,当被告知钱是家中小孩所拿后,老奶奶更加确定是小惠偷了钱,经常在家谩骂小惠并到小惠大伯家大骂。小慧因此整日忧心忡忡,并时常哭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