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2期
编号:13261110
如何真正保护孩子(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2期
     〔摘要〕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地保护好孩子?很多时候无端的指责和打骂被父母冠以“保护孩子”的名义,让我们的孩子受了很多伤害。有些家庭中的孩子为什么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都是因为这些父母不知道如何去保护孩子。所以,我们爱孩子就要杜绝对孩子的伤害行为,转变观念和角色,给孩子真正的保护。

    〔关键词〕家庭教育;转变观念;保护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2-0074-03

    天下父母爱孩子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又有多少父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地保护好孩子呢?有些家庭中的孩子为什么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都是因为这些父母不知道如何去保护孩子。所以,我们爱孩子就要杜绝对孩子的伤害行为,转变观念和角色,去给孩子真正的保护。

    一、确保对孩子应有的教育
, http://www.100md.com
    教育孩子是每个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现实生活中,有几个当父母的尽到应有的责任了?“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果”的有多少?有些家长,生下孩子之后,借口自己工作忙让老人照顾,老人不照顾还不愿意;孩子大一点儿,交给了幼儿园,教育孩子是幼儿园的事儿;再大点儿,交给了学校,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儿。等到有一天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开始抱怨:抱怨老人娇宠溺爱,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抱怨学校管理不严,抱怨社会环境太差,唯独没有想一想自己的问题。有人总结了现在部分家庭的现状:妈妈生,姥姥养,姥爷天天菜市场,爸爸整天在上网,爷爷奶奶来欣赏。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能把教育的责任一味地推给老人、学校,做父母的就应该承担起应尽的教育责任。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将关系到他的一生,《易经》中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说的就是要在童蒙时代培养孩子纯正的品性,这是培养圣贤的教育之道。

    (一)以德治家——忠厚传家久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自古至今很多古圣先贤都把人的“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正如《易经》中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厚德载物”,这四个字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厚,深厚的意思;德,品德、美德;载,就是承载;物,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所拥有一切的统称。厚德载物的意思是,我们只有拥有了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载所拥有的物质,相反如果德行不够,我们就无法承载更多的物质,甚至暂时拥有的也将失去。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立德树人”的大形势之下,很多的家庭也越来越重视孩子“德”的培养,而且一直把“德”来作为自己家庭的文化加以传承。
, 百拇医药
    (二)诵读经典——诗书继世长

    “读经典”是从古人圣贤所著的书籍中汲取知识和经验最为直接的方法。我们都知道种庄稼的道理,一片土地种上庄稼就会长庄稼,相反如果什么都不种,过不了几天,田地里就会是一片杂草。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当他接受、获得的都是正面的东西时,那些负面消极的东西是进不去的。比如读《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等经典书籍,就是在不断地给孩子输入正能量,熟读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