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25期
编号:13408957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25期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为指导,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营造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创建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5-0054-05

    20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其发起者马丁·塞利格曼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1]。目前,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教育学者的重视。2016年7月在美国宣布成立的“国际积极教育联盟”,标志着积极心理学和幸福科学的教育国际化战略正式启动[2]。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操作练习为主的学科,特别是创客教育的兴起,对学生动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引起了一部分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面对操作表现出自卑、孤独、焦虑、恐惧、脆弱、个性心理结构不稳定等心理特征[3]。特别是那些平时同学们眼中的“学霸”而其本身却缺乏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生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