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34期
编号:13435606
课堂总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34期
     其他学科教学的知识点是连续的、可拆分的,在下节课还可以继续衔接。而心理课一周只有一节,甚至两周才有一节,学生在这节课所产生的情感并不一定能够迁移到下节课,因此,当堂的总结与反馈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总结和反馈,那么课堂的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课堂总结环节的类型与应用

    课堂总结环节是心理课整个框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成分,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将它孤立起来考虑,而是要着眼于整堂课的内容,设计合适的总结内容,以串联起整个活动过程。我翻阅了数十篇优秀心理课教案发现,一堂优秀的心理课,总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总结,总结形式也有很多,包括以下几种。

    (一)回顾课堂,巩固学生课堂体验

    心理课虽然不需要像其他学科那样去回顾一堂课的知识点,但是对整个课堂内容的梳理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这30多分钟内进行的讨论和活动,重点提出在课堂上学生分享最多的内容,并且可以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的补充和修订,让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了然于心。这样的回顾与梳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还能巩固其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初中心理课“我眼中的你”中,在学生分享自己偶像的优点和自己与偶像的相似之处后,教师顺着学生的分享进行梳理:“感谢同学们对自己偶像的介绍和分享。我们的偶像,他们或许拥有很好的外表条件,也可能拥有非常优秀的性格品质,当然还会具备一些让人羡慕的才能。有时候,我们会不经意地和他们进行对比,发现自己与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