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34期
编号:13435849
中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34期
     〔摘要〕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重要转折,处于心理、人格、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成长半成熟半幼稚。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学业压力加大、社会关系复杂化,心理问题在中学校园日益凸显,已经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在这个“心理断乳期”,专业有效的心理引导,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渡过心理危机。本文主要结合心理辅导室接待求助学生的情况,分析中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以及阻碍中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原因,为中学生心理问题校园干预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心理求助行为;中学生;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4-0062-04

    一、引言

    心理求助是指,当个体面对心理问题而无法自己应对时,主动向他人求助以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期望能疏导压力及解决困扰[1]。然而研究者发现,当遇到心理问题,甚至陷入心理危机需要求助时,人们的求助态度却很消极[2]。积极的心理求助能有效帮助中学生应对心理困惑,渡过心理危机,对中学生心理求助行为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学业压力加大、社会快速发展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