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0年第1期
编号:13430568
初中校园冷暴力调查与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第1期
     〔摘要〕本研究以南宁市一所初中452名学生为对象,对校园冷暴力进行调查分析,梳理了初中校园冷暴力的现状、影响、学生的应对方式。调查结果发现,有近90%的学生观察到存在校园冷暴力,40%以上的学生曾经或正在遭受校园冷暴力。施暴者和受暴者都比普通同学有更低的人际关系满意度、自我认同水平和幸福感。施暴者和受暴者高度相关,说明如果没有恰当的干预,则学生容易形成负能量的循环。最后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了治理校园冷暴力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校园冷暴力;校园暴力;校园欺凌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1-0004-05

    一、研究背景

    校园冷暴力是指施暴人通过冷漠孤立、敌对排挤、冷嘲热讽等形式,从精神和心理上伤害、虐待他人。相对于肢体冲突和争吵这种显性的暴力,冷暴力较为隐蔽,教育者较难发现和干预,但它给学生心灵带来的伤害却可能是严重的,甚至影响终生的。针对学生之间的校园冷暴力,本研究以南宁某公办初中为例,对初中校园冷暴力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它的现状、产生的影响、学生的态度与做法,探讨有效的教育对策。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使用自编的问卷——校园冷暴力调查,共16道题目,问卷见附录。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西南宁市某初中初一、初二学生。发放并回收问卷465份,有效问卷452份,有效率为97.20%。其中初一学生270人,初二学生182人。

    (三)研究程序

    研究者在课堂上集体发放问卷,统一宣读指导语,学生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问卷。问卷收回后,去除无效卷,录入数据,用SPSS22.0软件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校园冷暴力存在的现状

    1.总体情况

    校园冷暴力的常见形式统计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11.28%的学生认为校园冷暴力没有发生,65.27%的学生认为校园冷暴力偶尔发生,23.45%的学生认为经常发生,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发现了校园中有冷暴力现象存在。问卷中列举的6种冷暴力的形式,每种都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是常见的,说明遭遇校园冷暴力的学生可能会受到多种形式的侵害。

    2.遭受校园冷暴力的情况

    关于自己是否曾经或正在遭受校园冷暴力,57.30%的学生表示没有,37.39%的学生表示有遭受过来自个别同学的冷暴力,还有5.31%的学生表示遭受过来自很多同学的冷暴力。

    分别对不同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担任班委的学生遭受校园冷暴力情况进行交叉表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学生遭受校园冷暴力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x2=8.65,df=1,p=0.003),说明男生更容易遭受校园冷暴力;不同年级(x2=2.85,df=1,p=0.091),是否独生子女(x2=0.03,df=1,p=0.857)和是否担任班委(x2=1.05,df=1,p=0.306)的学生遭受校园冷暴力的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

    3.实施校园冷暴力的情况

    关于自己是否实施过对别人的冷暴力,56.42%的学生表示没有,18.81%的学生表示自己确有参与过对别人的冷暴力,24.78%的学生表示不知道自己是否参与过。校园冷暴力的实施者中往往有个别主使,他们与受害者有明显的矛盾并发起冷暴力。而有些人虽然不是主使,默默跟随或冷漠旁观是否也算參与了冷暴力呢?这难以清晰界定,部分学生也对此感到困惑。

    对学生是否遭受校园冷暴力和是否实施校园冷暴力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相关(r=0.22,p=0.000),遭受暴力者更有可能对其他人施暴,校园冷暴力存在较强的传递性。

    (二)校园冷暴力的影响

    1.对遭受暴力学生的影响

    在192名遭受过校园冷暴力的学生中,有39名学生表示对自己没有影响,占总人数的20.31%;有17名学生表示对自己有重度影响,占总人数的8.85%;表示有轻度影响和中度影响的学生分别有74名(38.54%)和62名(32.29%),占比70%以上。

    让学生用1~10的数字评价人际关系满意度、自我认同和幸福感,调查校园冷暴力对受暴者人际关系、自我认同和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

    遭受过校园冷暴力的学生相较于未遭受过校园冷暴力的学生人际关系满意度更差(t=4.16,df=445,p=0.000)、自我认同水平更低(t=3.22,df=445,p=0.001)、幸福感更少(t=3.33,df=445,p=0.001)。进一步分析遭受校园冷暴力的程度(即遭受个别同学的冷暴力和遭受很多同学的冷暴力)对学生人际关系满意度、自我认同水平和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遭受很多同学的冷暴力的学生比遭受个别同学的冷暴力的学生人际关系满意度更差(t=2.68,df=189,p=0.008),而自我认同水平(t=-0.273,df=189,p=0.785)和幸福感(t=-0.149,df=188,p=0.882)不存在显著差异。

    2.对施暴学生的影响

    按是否实施过对别人的校园冷暴力分类,统计学生的人际关系满意度、自我认同和幸福感,结果详见表3。

    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参与冷暴力活动会显著影响学生的人际关系满意度[F(2,441)=3.80,p=0.023]、自我认同水平[F(2,441)=3.84,p=0.025]和幸福感[F(2,441)=4.56,p=0.011]。事后检验结果显示:疑似参与冷暴力的学生人际关系满意度显著低于未参与冷暴力的学生(p=0.007);疑似参与冷暴力的学生(p=0.018)和确定参与冷暴力的学生(p=0.044)自我认同水平均显著低于未参与冷暴力的学生;疑似参与冷暴力的学生(p=0.017)和确定参与冷暴力的学生(p=0.016),幸福感均显著低于未参与冷暴力的学生。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冷暴力不但对遭受暴力者有消极影响,对施暴者同样存在消极影响。, 百拇医药(钟佩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