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0年第1期
编号:13430572
基于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班主任工作新视角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第1期
视角转换,积极心理品质
     〔摘要〕班主任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已是常态,可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不高,辅导效果不明显。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效性,需要班主任从理念辨析、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角色认知、环境创设、方法甄选、技术使用、评价创新这八方面转换视角,创设宽松、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组织多样的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班主任;视角转换;积极心理品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1-0019-05

    目前,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屈指可数,各校上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任务主要由班主任承担。本学期,通过观察与调查我校(浙江省嵊州市爱德小学,下同)38个班的班主任,发现班主任往往是权威的领导者,常常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因为道德问题,习惯性地使用经验型的一般化技术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班主任在上心理辅导活动课时,通常以学科为本位,喜欢用讲授法,把心理辅导活动课上成心理知识传授课。学生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兴趣不高,教育效果也不明显。

    我认为,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效性,需要班主任从理念辨析、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角色认知、环境创设、方法甄选、技术使用、评价创新这八方面转换视角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