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0年第6期
编号:13428100
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对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第6期
     〔摘要〕从生态系统理论观出发,通过建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学校道德氛围感知、负性生活事件、公正世界信念与高中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以问卷法的方式对山西省太原市两所高中的621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年级在亲社会行为的公开和依存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亲社会行为总体水平以及公开、利他和情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高中生的学校道德氛围感知正向预测其亲社会行为。(3)高中生的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可以通过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实现对亲社会行为的间接性预测。该中介效应的前半条路径即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对公正世界信念的直接效应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

    〔关键词〕高中生;学校道德氛围感知;亲社会行为;公正世界信念;负性生活事件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6-0004-07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11月12日,沅江市高中生罗某与班主任鲍某发生争执后,拿出弹簧刺刀刺向鲍某,鲍某被刺27刀后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没有醒来,后经医院抢救无效宣告死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事件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了社会的热议和反思。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高中是培养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键时期。高中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是最长的,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探究学校道德氛围对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这不仅是对相关理论研究的补充,而且对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会有指导作用。

    (一)学校道德氛围感知与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学校道德氛围指的是调控学校里所有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并影响学生德性的规范与价值观系统,包括公正、关爱和宽恕氛围[1]。学校道德氛围作为一种规范,是潜在的道德教育课程。Brugman[2] 指出,学生做出道德和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是可以从他对学校道德氛围的感知程度中推断出来的,在学校道德氛围的影响中,关爱对学生间的欺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中学生感知到的关爱程度越高,卷入欺负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3]。青少年对学校道德氛围的感知水平越高,对公正、关爱和宽恕的体验程度就越深,这种感受会促使他们倾向于做出亲社会行为。此外,在道德氛围水平较高的环境中,个体更容易感受到来自他人道德水平的压力和群体道德规范的约束,从而适当减少不道德行为,增加亲社会行为,以减轻源于外界的压力[4]。这些研究都表明,学校道德氛围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二)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

    公正世界信念理论认为,人们有一种基本的需要去相信他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是公平公正的,所有人都应该得到他们应得的,而他们所得到的就是他们应得的。殷晓菲[5]发现,学生的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与其知觉到的教师公正和同伴公正间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除此之外,教师和同伴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个体的包容和友爱也会潜移默化地增强其公正世界信念。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与同伴是与他们日常接触最多的群体,所以青少年感受到的来自学校、教师和同伴的公正、关爱和宽恕程度越高,他们的公正世界信念水平也会随之上升。公正世界信念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让个体认同一个人行为和品德的最好回馈就是自己的美好未来。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将来能获得好的回报,公正世界信念强的个体会更多地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倾向。有学者研究了公正世界信念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与低公正世界信念水平的个体相比,高公正世界信念水平的个体更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6]。李薇、陈晓梅等[7]的研究也显示了公正世界信念与利他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提高个体的公正世界信念水平有利于增加利他行为。由此提出假设:高中生的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可以通过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影响其亲社会行为。

    (三)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

    生活事件是家庭、工作、学习和社会支持系统中各种刺激因素的总和,而负性生活事件指的是由不愉快事件引起的消极情绪体验,会导致个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以往的研究表明,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程度要显著高于积极生活事件。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一种信念系统,是建立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的,因此,遭遇或是目睹不公正的经历对个人公正世界信念有着重要影响[8]。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是通过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认知评价来实现的。从纵向的时间角度看,重复性的、长期的或冲击性较大的负性刺激会对公正世界信念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负性生活事件对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即第一次受伤害的经历发生的时间距离当前越近,其公正世界信念的得分就越低[9]。

    综上,本研究基于负性生活事件与公正世界信念的相互影响,建立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综合考察公正世界信念在学校道德氛围感知与高中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及负性生活事件对中介模型的调节作用,以期揭示高中生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山西省太原市两所高中的621名学生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共发放问卷 621份,回收 585份,回收率为 94.2%,有效问卷 531 份,有效率为90.8%,被试样本分布如表1。

    (二)研究工具

    1.学校道德氛围问卷[10]

    该问卷由40道题目组成,包括4道测谎题,其余36道题目可分成公正、关爱和宽恕3個维度。问卷实行7点计分,其中正、反向计分题各占一半。总均分越高,表明学生感知到的学校道德氛围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

    2.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评量表(ASLEC)[11]

    该量表由27个负性生活事件组成,实行5点计分,生活事件总应激值为各项事件得分的总和。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 http://www.100md.com(仝晓晶?梁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