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477435
认知行为取向复杂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督导(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15
     〔摘要〕本文是对一例复杂问题心理咨询进行个案督导的案例报告,心理咨询及督导均为认知行为取向。来访者H为初三年级女生,存在情绪易激惹、自尊水平较低、与母亲及同伴出现人际冲突、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为升学担忧等多重复杂问题。督导方式为一对一、面对面督导,督导时间为每月一次,督导内容以个案督导为主,同时兼顾受督导者个人专业成长的部分内容。在督导过程中,督导师对受督导者给予指导和支持,使个案咨询取得成功。

    〔关键词〕个案督导;认識行为取向;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5-0045-04

    一、个案督导背景介绍

    案例来源:该案例来源于受督导者所在学校初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咨询个案。来访学生主动提出咨询,其父亲与咨询师联系后,开始咨询。该案例的多重问题包括:情绪易激惹,自我评价较低,与母亲及同伴存在人际冲突,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为升学担忧等。来访者及监护人书面同意咨询师在修改部分细节的前提下对该个案进行报告。

    督导师:李婕,1987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32年,咨询时长超过两万小时数;从事心理咨询督导工作11年,时长超过5000小时数。北京市首位(连续13年)心理学科带头人,中国心理学会催眠治疗学组中小学段负责人。2014年5月,在每四年一次、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大会”上,作为唯一的中学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与北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方新、清华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焰一起做催眠治疗工作坊。

    受督导者:陈娜,2012年获得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2014年获得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心理中心负责人,一级教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五年,咨询时长超过1000小时数,2016年接受连续心理咨询督导。先后完成认知行为治疗连续培训、国际家庭治疗连续培训,中德催眠治疗连续培训在读。

    二、案例报告

    (一)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

    H,女,14岁,初三年级学生。身高160厘米左右,体型偏瘦。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主动来访,主诉“我觉得自己不太正常,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发脾气,觉得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我,我觉得自己很糟糕。” 求助目标是调节情绪,改善与母亲、同学和老师的人际关系,减少情绪和人际问题对学业的干扰。

    2.如何来访

    H向父亲提出“我要看心理医生”,父亲先到学校与咨询师面谈,介绍情况并确定时间。回家后父亲询问H:“学校里也有心理老师,你愿不愿意先去聊聊?”H同意,第二天在约定时间来访。过去无心理咨询经历。

    3.成长经历

    H出生于北京,三四岁时一家三口和爷爷奶奶一起到南方生活。家人吵架比较频繁,家人吵架时H觉得很害怕。上幼儿园和小学时,H认为自己的家庭不太正常,别的小朋友家里好像都不会吵得那么厉害。看到别人很开心,H也学他们的样子,让自己看起来很开心,表现得开心,但心里还是难过。

    H小学毕业与父亲回北京上学,希望母亲也能一起来,但母亲因为工作原因没有一起来。上初中之后,H自述越来越不想让母亲来了,也不愿意和母亲通话联系;和父亲关系较好。初一时因为个子矮觉得自己被同学欺负,又因顶撞老师写检讨在全班认错道歉一事,认为学校老师、同学都不喜欢自己。在班里曾有过关系不错的同学,但发生过几次矛盾后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关系破裂。

    小学各科包括体育成绩都是优秀。初二之后英语成绩下滑,进入初三后学习压力大,容易发脾气。

    4.对个案的初始印象

    H说话、走路偏慢,声音小,目光接触很少,很少有表情,总是低着头;衣着整齐,来询时直挺挺地端坐着,显得比较紧张。

    (二)个案概念化

    在行为的微观水平上,行为的刺激源即他人与其互动的语言、行为,经过其个人的信念规条“只有完美的人才受人欢迎,我不是个完美的人,所以别人不喜欢我”的过滤,使H产生了行为情绪反应,觉得他人瞧不上自己,生气,发脾气,感到胸闷,与他人吵架,结果印证并强化了H的信念规条。

    在行为的宏观水平上,母亲较多的指责和要求及陪伴的缺失,使H内化了“只有完美的人才受人欢迎,我不是个完美的人,所以别人不喜欢我”的系统规条,成为其个人的信念规条。进入初中后与同伴交往过程中,H因为身形瘦小而感到自卑,“自己不如别人”的内在信念由此得到“印证”。因此面对老师和同学,H常常将他人的行为解读为轻蔑、伤害,逐渐形成了比较被动、安全感缺乏、攻击性较强的人际互动模式。H与某些老师的关系不好,由此抵触相应学科,导致学业成绩下降,影响了她对自己的评价。

    (三)评估

    来访者具有多重问题:易生气,爱发脾气;多重人际关系问题,包括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学习策略和学业生涯问题;自我评价低,并伴有回避型人格倾向。问题之间交互影响。

    (四)咨询方案

    1.理论依据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不良情绪源于错误的思维,也称为认知歪曲,其实质是以个人的缺点或失败来评价自己,以消极的眼光解释事件。认知行为治疗旨在帮助有心理障碍的个体识别和纠正错误的思维,同时通过躯体的放松、行为的干预等,改善不良的情绪体验。

    2.咨询目标

    在前四次咨询中,建立关系,评估、讨论,确定目标与咨询干预同时进行。H初次咨询时的期望是改善情绪,因为不良情绪对H的学业、人际交往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首先确定的目标是改善不良情绪。随着咨询的推进,H将具体的人际、学业、自我评价等问题带进咨询,咨询师与她逐步商讨并确定了短期目标为调节、改善情绪,尽可能减少负面情绪对学业的影响;中期目标为能够较好地应对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中的问题,提升学业成绩尤其是英语成绩;长期目标为改善整体的人际关系,改变自我否定的倾向,提升自尊自信,促使H人格的成长和完善。, http://www.100md.com(陈娜 李婕)
1 2 3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