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021
编号:13827496
中学生逆反心理分析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21
     〔摘要〕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由于欠缺社会经验,分析和认知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易形成逆反心理,影响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使其价值观出现偏差。因此,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展开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是教育者的责任所在,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中学生;逆反心理;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1-0072-02

    一、逆反心理的概念及表现

    1.逆反心理的概念

    逆反心理也被称之为逆向心理,指人们在受到某种持续不断的刺激所累积起来的经验的负面影响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具有否定性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意向[1]。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逆反心理在本质上属于态度问题,具有特定的心理构成和形成机制,既是一种心理状态,同时也是一种行为倾向。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抵触情绪就是逆反心理的体现,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周围的环境、教师的教育方式等与学生自身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产生分歧时产生的一种排斥心理[2]。

    2.逆反心理的表现

    (1)认识上以偏概全,全盘否定。当某个人的某方面令其抵触和反感时,一些中学生习惯于将这种抵触情绪扩大到这个人的全部方面,将整个人全盘否定。当对团体中的某个成员感到不满时,会将这种不满情绪扩散到整个团体,进而排斥团体中的所有人,例如对某位老师或某位家庭成员反感,则会对所有老师或所有家庭成员产生抵触情绪。

    (2)盲目反对,态度强硬。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尚未成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