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08年第6期
编号:12061150
亲子互动中如何避免亲源性心理创伤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08年第6期
亲子互动中如何避免亲源性心理创伤

     家庭,在中国人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但在亲子互动中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事例却是屡见不鲜的。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与他们和睦相处,避免给他们带来亲源性心理创伤?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学会放手,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亲密依恋、安全与归属感。

    孩子到了十一二岁的时候,面临家庭情感向社会情感的转移,他慢慢地把跟父母的关系看得不那么重了,开始拒绝父母、否定父母。这时他们渴望独立,不喜欢不请自来的关心和建议,在他们眼里,父母的帮助通常意味着干涉,关心意味着把自己当小孩看,提供建议则意味着发号施令。他们努力想表现得成熟、独立和自主。他们不想在父母的指导下选择自己的生活。父母要明白这种过程是有积极意义的,孩子的逆反是成长的需要。一个孩子要慢慢转向社会角色,要充分社会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从否定家庭情感开始。

    所以,明智的父母要一天天地让自己在孩子面前变得可有可无,允许孩子自己拿主意,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不然,父母的一片爱心和努力往往遭到误解和拒绝。父母要分清彼此的边界,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千万不要再扮演无所不能,无所不管的角色。否则,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孩子为了讨好父母继续扮演孩子的角色,产生了心理学上称为“退行”的现象,放弃成长的权利,变得幼稚化,另一种可能是孩子选择反抗,因为他觉得如果我不能挫败父母,我就长不大。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需要我们,但是,作为成长中的孩子,他们又希望自己不再那么需要我们。在养育一个一天天走向独立的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每天都体验到这种矛盾冲突。抓紧是一种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