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08年第9期
编号:12060124
为悲恸的心灵疗伤(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08年第9期
     有了完善的中小学心理危机应急处理系统, 我们就能够在学生突发心理危机时, 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帮助他们脱离痛苦,重新开始美好的生活。

    1.发现心理危机预兆早期报告。班主任、学生干部、科任课教师等发现有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预兆时,应及时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报告,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监控其心理危机发展的态势。

    2.针对心理危机的不同程度开展干预。对处于心理危机初期的学生:一是精神支持,使其有足够的信心,坚信自己有处理危机的能力;二是提供宣泄的机会,帮助其释放过度积聚的心理能量;三是给予希望和传递乐观精神;四是有选择地倾听;五是劝告、直接建议和限制,即按照实际情况提出劝告和建议,限制不利情况的发生。对于受到严重精神创伤、出现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一要报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或请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会诊;二要密切关注,开展跟踪咨询,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必要时进行专家会诊;三要派专人监护,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其人身安全。对于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应立即转移到安全环境,并成立监护小组对该生实行全程监护,确保该生人身安全,同时通知家长到校。
, 百拇医药
    3.制订心理危机处理的信息沟通制度。及时、畅通的校内外心理危机信息沟通对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应事先制订各种类型和程度的心理危机的报告层级和通报范围。

    (三)建立中小学心理危机支持系统

    目前, 国内已有一些大学已经开始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系统, 如扬州大学,但中小学尚未建立。对处于心理危机的中小学生伸出援助之手不仅仅是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应尽的责任, 也是当事人周围的人, 如亲人、同学、朋友、老师应关注的事。因此,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系统。

    1.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学校可以建立家庭资源中心,为家长们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学校实施某个心理健康计划时可以要求家长参与,以达到家庭干预的目的。首先,学校主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多种途径,比如家长会、家访、电话等定期将学生的状态反馈给家长,同时,也积极获取来自家庭的信息。尤其是觉察到学生行为、心理有了异样时更应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情况。其次,就是在有条件时,针对家长开展心理辅导,建议家长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保持冷静,给学生树立榜样;认真观察孩子的情绪状态;平时多向孩子介绍在危机发生后如何自我保护和到哪里去寻求安全保护等。通过提高家长的心理功能间接地促进学生发展。最后,学校与家庭紧密结合,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百拇医药
    2.建立教师和学校员工支持系统。当学校出现危机事件时,其实大多数的教师和学校员工也是这次危机事件中的受害者。如同这次“5·12”特大地震,很多教师即便是自己未亲身经历灾害、失去亲友,但经由媒体的报导或亲友间的传述,也真切地感受了到这次大地震的震撼。若教师无法先平复自己的情绪,将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学校也应定期组织心理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从而帮助教师和学校员工提升自我的心理能力,以增进自身的辅导效能。

    3.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当学校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力量不能解决学生心理危机时,要及时地将学生转介到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机构。为此,学校心理咨询机构要与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联动机制、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机构干预快速通道等。

    参考文献:

    [1]段鑫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
, 百拇医药
    [2]王宏方.“9·11”后美国学校心理服务新趋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4):8~11.

    [3]马湘培.高校应提升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经历SARS反思高校心理咨询.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124~126.

    [4]姜永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0):105~107.

    [5]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教育科学研究,2001,7:70.

    [6]朱晓斌.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与政策.比较教育研究,2004,175(12):45~50.

    [7]翟书淘.选择死亡:自杀现象及自杀心理透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256.
, 百拇医药
    [8]许又新.精神卫生:走向心理健康之路.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9]高鹏.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问题解决.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4.

    [10]李靖.认知行为取向危机干预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3):266~268.

    [11] Paul G著.宫宇轩译.走出抑郁.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91~99.

    [12]黄蓉生.以预防为主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新模式,中国高等教育,(8).2005.

    [13] Bevan, W. & Kessel, F.Plain truth and home cooking: Thoughts on the making and remaking of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4.
, 百拇医药
    [14]Gergen,K.Toward a postmodern psychology.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1990.

    [15]Hayes, R. L., Dagley, J. C., & Horne,A.M.Restructuring school counselor education: Work in progress. Journal for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6.

    [16]Paavola, J. C. Cobb, C., Illback, R. J., Joseph, H. M.,Torruella, A., & Talley, R. C. Compresensive and coordinated psychological services for children: A call for service integra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5.

    [17]Talley, R. C. & Short, R. J.. Reforming America's schools: Psychology's rol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5.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电邮:twj1984@126.com)

    编辑/何 妍 舒 娟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