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08年第9期
编号:12060186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08年第9期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从分析流动人口子女常见心理问题出发,探讨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希望教育工作者都来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8)09-0015-02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其中有不少民工携老带幼,并把子女安排在自己务工的就近学校学习。家庭式流动使许多正值学龄的子女加入到流动人口中来。他们随着父母远离家乡,生活的重压、学业的挫折、不公平的歧视,使许多流动人口子女过早地告别了童年的欢乐时光,他们的心理经常处于动荡、紧张、困惑与迷茫之中。

    一、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应该说,多数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心理状况是良好的。然而,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他们心理发展水平不一致,再加上他们随着父母不停地变换学习、生活环境。流动人口子女们在这样的一种学习和生活环境之下,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以本市某小学为例,流动人口子女已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5%。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刚转学到校时,往往表现出与当地学生不同的特征。他们更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在学习上勤奋学习,成绩优秀,一种是调皮捣乱,“野性难驯”。他们的性格发展也呈现了不稳定的特征,一部分孩子表现积极,急于在新环境、新同学中得到认可,而另一部分孩子则性格消极内向,孤僻忧郁,不善与人交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管是过于积极的,还是内向消极的,都偏离了孩子天真活泼的本性。他们内心因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或多或少产生了自卑情绪,而过度的攻击性还包含着强烈的自卑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