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09年第1期
编号:12058677
运动处方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09年第1期
运动处方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

     〔关键词〕运动处方;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运动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好动是中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对活动有强烈的兴趣,因此利用体育手段——运动处方,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更容易接受。实践表明,制订运动处方,并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实施,对预防和调节中小学生焦虑、抑郁、偏执等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颇有成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

    对于一般心理问题通过运动处方的调节治疗,可达到使求助者注意力转移,宣泄情感,紧张得到放松,情绪趋于稳定,从而减缓症状,并得以矫正。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者,应采用不同的运动处方,即不同的体育项目。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人交往交流,有助于克服沉默、抑郁;拳击、摔跤、游泳、登山等项目,可以增强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逐渐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跳高、跨栏、击剑等项目,可以培养果断迅敏的性格,克服优柔寡断;太极拳、长跑、竞走、下棋、钓鱼等项目,可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利于稳定情绪,改善易躁易怒的弱点。

    1.焦虑的外部表现及相应的运动处方

    焦虑是人的自尊心在可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而异常的焦虑表现为遇事提心吊胆,惴惴不安,神经质而易受惊。心理学家指出:中学生常见的焦虑主要是情境性的状态焦虑——考试焦虑。

    科学实验指出,运动伴随着血流量和吸氧量的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有着良好的作用。焦虑者可采用肌肉整体内外放松法,使身体局部肌肉由紧张到放松,再由放松到紧张,反复进行,身体从上到下,一部分一部分地依次先紧张后放松,再由放松到紧张。根据需要可重复多次,做操时注意力要随收缩放松的肌肉的转移而转移。此外,还可以参加登山、攀岩、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项目,这些缓慢而持久的运动能帮助调节神经活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