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09年第4期
编号:12055888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09年第4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心理健康;心理品质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在于智力,更在于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人用这样的等式来形容:成功=智力因素+良好心理品质。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学习习惯等。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各学科教学的根本要求。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下面结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谈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具体做法。

    一、创设悬念情境,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因素,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而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不解而又想解决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使你一时既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所以悬念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启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上课一开始,教师提出:小明的爷爷去年2月29日过第28个生日,请你们猜一猜小明的爷爷去年多少岁?有的学生从“一年过一个生日”的生活经验出发,顺口回答:28岁。教师又问:“小明的爷爷去年28岁,那小明的爸爸去年该几岁?有28岁抱孙子的吗?”问题一提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