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09年第6期
编号:12053597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化解策略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09年第6期
     (二)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

    社区是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在城市居住和生活的基本载体,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状况、社区文化及社区教育环境状况以及社区的救助与服务体系等,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适应城市生活、融入社区及城市、缓解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减轻心理上的失衡与危机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作为城市政府的基层部门,社区组织要顺应人口流动的现实,淡化流动人口的概念,树立社区人口的观念,通过完善社区的各项工作机制,将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纳入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的网络之中,使他们融入社区整体,增强他们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3]具体而言,城市政府和社区组织应努力做好以下一些具体工作:(1)通过舆论、媒体等手段,大力宣传进城务工农民对城市和社区发展的重要作用,倡导正确的“公民”意识与“权利平等”的观念,改变一些城市居民对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的偏见和歧视,使他们真正在心理上认同、接纳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2)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举办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系统,构建社区指导家庭教育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社区家庭教育。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长学校作为社区教育的一种正式组织形式,有助于改善当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许多盲点和缺陷,有助于提高家长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以及家庭教育素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长学校应该重点抓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方法与技能的培训,改变在家庭教育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3)结合本社区青少年活动设施的条件,组织、开展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城市儿童的联谊活动,拓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交往空间,增进他们与城市儿童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协助他们走出相对狭小的生活圈子,培养他们与人相处和适应城市生活的社会能力。(4)大力改善社区的青少年活动设施条件,包括投资建立社区图书馆和活动室等,优化社区文化和社区教育环境,拓展教育的渠道,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置于更为广阔的教育背景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增进其集体意识和凝聚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等。概言之,城市政府和社区组织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功能,依托社区生活中的共同地理空间、社会空间,通过营造良好的社区规范和文化环境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4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