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0年第3期
编号:12040023
行为理论在培养青年学生社会活动能力中的运用(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3期
     (二)通过对成功的内在归因,维持行为的积极改变并予以泛化

    通常强制性的手段会引发最为强烈和迅速的行为改变。但是,正如社会心理学3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强制性的行为改变很快就会消失。当行为的改变来自于外界强制性的手段时,个体会把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界的压力,那么当外界的压力消失后,个体会认为自己失去了成功的条件从而放弃行为的改变。在社团工作中,指导教师会要求学生记录下自己在活动中的成功和失败,并分析其原因。他们习惯于在报告中归因于自己的不足而尽量避免归因于客观条件,但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在分析成功的原因时,只关注他们自己的因素,也就是把成功归因于自己,同时,在分析失败的原因时,要求只关注外在的因素。这种归因方式让学生觉得非常新奇,新的归因方式悄然改变了他们的情绪,提高了自尊,归因风格更加积极。通过观察学生在社团内外的各项表现,我们发现,学生的活动能力有所提高,并将其归因于受自己控制的因素而非社团制度或者严格培训时,效果将更为持久并广泛扩展到其他各个方面。

    (三)通过对社会技能的训练打破受挫经历—消极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

    不成功的活动经历会让学生感受到紧张或者焦虑。这种情况下,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社会技能训练,让学生学会应对,当他能够应对自如并享受其中的乐趣,体会积极的自我知觉,就能有效地打破受挫经历—消极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