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0年第8期
编号:12023489
向颜回学智慧——不迁怒\不贰过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8期
     孔子最欣赏的是弟子颜回的“四德”,即“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不炫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不迁怒,不贰过”是颜回的行为准则。“不迁怒,不贰过”简简单单的六个字,但是寓意深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不迁怒。在情绪的宣泄上,人们大多图自己的一时之快,把不快的情绪带给了周围的人。“很多孩子被老师批评,回家就对父母发脾气;也有些家长在单位受了气,回家就拿孩子当出气筒。”我们老师何尝不是如此呢。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不如意,也很难对孩子笑脸相向,动不动就发脾气,学生这时候又何错之有呢?更有甚者,容易迁怒整个班级。如:早上检查作业,发现有个学生作业没做,就容易对着全班生气地说:“你们回家怎么做作业的?全都马马虎虎,还不完成作业,还想不想学习了,这样学习能学好吗?”课间,学生们玩玩闹闹,还有人玩着玩着就打了起来,听到学生的报告,老师进来把讲桌一拍,大吼道:“班级像什么样子,你们还是学生吗?下课都不要出去玩了,全班都得处罚。”

    这样的画面,也许对于老师来说并不陌生,它可能就发生在你我身上。老师因为几个学生的错误迁怒整个班级的学生,容易使得全体学生和老师对立起来。因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感到很委屈,很不服气。所以老师们在批评个别学生的时候,一定不要一杆子打死一船人,把个别问题全面化,要有针对性。

    不贰过有两层意思:一是知过。知过非常之难,根本问题是在此。我们平常做了许多错事,但自己却往往不知道。一是改过。知过后便不再有过,所以说过而能改不为过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说话写文章时几乎都引用过诸如“吃一堑,长一智”“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等名言,但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上是不是真的能做到“知错就改,不犯同样的错误”呢?生活中倒是经常看到有些人明明是做错了事,但就是不肯说一声“对不起”,并负起该负的责任;相反,他会坚持错误,将错就错,或者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不惜用很大的力气,再制造更多的错误,来证明他的错并不是错。就算让他闭门思过,更多的还是在思“别人之过”。

    我们老师在不同的情境下,面对不同的学生,有时也难免言行失当,伤害了学生,如果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一定要真诚地向学生道歉,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坚持错误,将错就错,或者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殊不知,虽然不认错,但错还是存在的,孰能无过?犯错不要紧,而在于能否及时改正错误。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贰过”,要抱着虔诚的态度去改正每一个错误,并汲取犯错的教训!

    一个老师不在于他少犯错误,不犯错误,而在于他能冷静反思自己的错误,敢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最终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才能越来越接近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

    努力,努力,再努力,让我们向孔子弟子颜回学智慧,把“不迁怒、不贰过”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其中。(稿件编号:100618013)

    (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县郑集实验小学,221143,电邮:wazfabb@163.com)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