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1年第2期
编号:12007637
心理辅导中的倾听技巧(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2期
     5.传递倾听意愿的口语引导

    除了利用肢体语言表达鼓励继续谈下去的意思之外,辅导教师亦可在口语上表达愿意倾听之意。例如:你能告诉我什么事使你困扰吗?再多说一些好吗?利用口语表示倾听意愿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充分运用开放式提问。在倾听时,通常使用“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发问,让来访学生对有关问题、事件作出较为详尽的反应,这就是开放式提问,这样的提问会引出来访学生对某些问题、思想、情感等的详细说明。

    第二,恰当运用封闭式问题。这类提问的特征是以“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行不行”“要不要”等词语发问,让来访学生对有关问题作“是”或“否”的简短回答。辅导教师使用这种封闭式的提问,可以澄清事实真相,验证结论与推测,缩小讨论范围,适当中止叙述等。但过多使用封闭式提问,会使来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压抑其自我表达的愿望与积极性,产生沉默和压抑感及被审讯的感觉。所以采用封闭式提问要适度,并和开放式提问结合起来。

    第三,善于运用点头和重复语句。点头不一定是表示对来访学生话语内容的同意,它可以表示“嗯,我听懂了”“请再继续”等意思。点头实际上属于一种酬赏式的反应,它让来访学生明了辅导教师的专注,并鼓励来访学生继续诉说下去。

    直接重复或仅用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来访学生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述。重复来访学生叙述中的某些话语或内容,是鼓励对方的一种主要方法。鼓励与重复除了促进会谈继续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来访学生的谈话朝着一定方向深化。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技巧,然而正是这一简单的技巧,使辅导教师得以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对来访学生的关注和理解。

    第四,正确处理沉默。辅导时出现沉默,并由此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会使双方不知所措,严重时会影响双方继续进行辅导的信心。对此,作为辅导教师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惊慌失措,必须立即行动起来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