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2年第5期
编号:12219397
怎样培养孩子的亲社会性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5期
     〔关键词〕心理实验;亲社会行为;移情

    一、引言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有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并受到家中成员的厚爱与周到细致的照顾,容易形成自私、唯我独尊等不良个性。以幼儿为对象的一项调查表明:刚入园的孩子,有90%以上以自我为中心,不适应集体生活,更谈不上养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服务他人的社会态度与行为;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自私、独霸、不合作、不分享等种种问题,正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亲社会行为是指能够对他人和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或其他更为广泛的行为。主要由帮助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构成,其特点主要有利他性与社交性。亲社会行为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不容乐观,这应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美国心理学家斯陶布(Staub,E.)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个社会行为理论来解释亲社会行为是怎么产生的,该理论把价值取向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形成道德行为的综合理论。
, 百拇医药
    二、实验介绍

    1. 实验目的

    探究提高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方法。

    2. 实验过程

    斯陶布认为影响个人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移情能力,即设身处地为陷入困境的需要帮助者设想的能力;另一个是能有效帮助需要帮助者接触困难的知识或能力。根据此理论,斯陶布针对儿童设计了五种需要帮助的实验情境:

    情境一:一儿童在隔壁房间里从椅子上跌了下来;

    情境二:一儿童想搬一张对他来说太重的椅子;

    情境三:一儿童因为积木被别的小朋友拿走而很苦恼;

, http://www.100md.com     情境四:一儿童正站在自行车飞奔而来的马路中间;

    情境五:一儿童跌倒而且受伤了。

    通过这五种情境来考察被试的亲社会行为,观察他们面对这些情境时,会采取什么样的助人行为。实验研究分成三组:第一组是角色扮演组,第二组是诱导组,第三组是控制组。将第一组被试儿童一一配对,一般都由一个儿童扮演需要帮助者,另一个儿童扮演帮助者。实验研究者先描述一个儿童需要帮助的情境,扮演“需要帮助者”的儿童则表现出处于困难的状况,而要求扮演“帮助者”的儿童做出所有他能想到的各种帮助行为。如此类推,实验者又描述需要帮助的其他情境,要求儿童继续表演其他需要帮助的情境和助人行为。最后,两个儿童交换扮演的角色。儿童自己想到或实验者提示的各种可能的帮助方法主要包括三种:(1)直接给予帮助;(2)通过叫喊别人来给予帮助;(3)口头安慰需要帮助者的情绪。

    第二组——诱导组,和角色扮演组活动内容基本一样,但不同的是仅仅要求儿童口头上讲出如何给予帮助,而不用付诸行动。而后研究者会给儿童指出其他合适的帮助方法,并指出每种方法对有困难的儿童将会产生怎样的积极效果。
, http://www.100md.com
    第三组——控制组,让他们做各种和助人行为无关的游戏和活动。

    随后每个参加实验的儿童都会被逐一领到一间有各种玩具的房间里玩耍。研究者和被试作一些交流后,告诉被试自己要先到隔壁房间里面去看一下单独在那里玩的孩子,然后出去办其他事情。实验者离开房间不到两分钟,让被试听到隔壁房间里发出的很强的声音,接着大约有70秒钟的痛哭声和抽泣声(痛苦的声音是由预制的录音带发出),让被试认为隔壁房间有一个孩子需要帮助,而实验室里除了被试自己没有其他人可以去帮忙,由此通过观察被试在这种情况下的行为反应来研究其亲社会行为。

    3. 实验结果

    研究者将儿童对需帮助情境的反应主要归结为三种:

    (1)主动帮助型:被试直接跑到隔壁房间去帮助;

    (2)间接帮助型:被试跑去报告实验者,隔壁房间里出了事情,有人需要帮助;
, 百拇医药
    (3)毫无帮助型:被试没有对需要帮助者作任何努力,对需帮助者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斯陶布的实验结果表明,角色扮演组的效果最好,采取主动或间接帮助行为的被试明显多于其他两组,而且效果至少可以保持一个星期,诱导组的效果其次,第三组未接受训练的儿童效果最差,他们更多的是对需帮助的情境不作任何努力和帮助。实验结果有力地验证了角色扮演法既能激发儿童的移情,又能培养其助人技能的假设。他们在角色扮演中习得了亲社会行为的移情和途径技巧,成为儿童亲社会行为养成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诱导法的效果并不显著,说明没有实际助人行为的演练,仅靠外部说教而没有切身体验。对儿童助人行为的培养作用比较有限,而且儿童还可能因为外部施加的压力对助人行为本身产生抗拒心理,从而不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控制组因为没有任何的训练和引导,所以效果最差。因此,家长和学校教育中必须要注意积极引导儿童,加强亲历性和实践性,培养助人意识,增进亲社会行为倾向,提高亲社会行为能力。

    三、实验应用
, http://www.100md.com
    亲社会行为是指所有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助人、合作、分享等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其社会化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斯陶布的亲社会行为实验研究为更好地开展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和导向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般认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年龄小的孩子因为缺乏帮助别人、与人分享或相互谦让的经验,以致于在与人分享、帮助、谦让方面出现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不断接受各种社会强化,其亲社会行为亦呈上升趋势。然而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长,青少年时期,孩子的周围环境、社会关系慢慢复杂化,亲社会行为并不能一直增长。有的孩子由于环境的不良影响,其亲社会行为甚至会逐步丧失。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知,角色扮演是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手段。角色扮演使儿童能够亲身体验需要帮助者的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自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这种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产生对他人的替代性情绪、情感反应,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媒介,它会使儿童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当儿童能够以需要帮助者或帮助者的角色进行活动时,通过活动中的角色任务的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学习分享、合作、谦让、互助等行为,从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在游戏扮演中提升个体的移情能力,对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有着直接而有效的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法,用移情训练让其摆脱自我中心意识,增强儿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情感倾向和帮助他人的技巧。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儿童结合生活事件换位思考,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和体验对方的苦与忧,并且从被帮助者的积极情绪反应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从而对他人产生认同感,做到理解他人、接纳他人,力所能及地给他人提供帮助。
, 百拇医药
    研究表明,角色扮演中真实、直接的情感体验支持,所扮演的角色特征能够“固定”在人们的心理结构当中,从而使人们的个性发生实质性变化。因此,我们应该通过相关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公益活动,参与和体验助人实践,彰显人的向善之心。通过亲历性和实践性的活动,增进其亲社会行为倾向,提高亲社会行为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具体、可感、可悟、可触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教育,提升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能力。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最佳效果。

    (摘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教育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

    编辑 / 何 妍 杨 怡 终校 / 黄才玲, 百拇医药(边玉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