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2年第8期
编号:12247608
让“童心”飞扬在品德课堂(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8期
     〔关键词〕灵性;生命力;心理辅导技术

    当孩子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得以契合,那一句句从孩子心底里流淌而出的是童言;当课堂教学在通向教学目的地的途中,意外发现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那是童趣;当孩子们用自己的真情显露着他们内心的生活奥秘,那是童真;当我们为儿童打开更多认识世界的窗户时,孩子们捧出的是一颗纯净透彻而富有灵性的童心。

    长期以来,我们的品德教育虽然内容丰富多彩,但方法却相形见绌,并有明显的智育化倾向。我想,我们品德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更应该触动孩子的心灵,在孩子的心灵中培植真、善、美的幼苗。所以,如何在品德课教学中应用心理辅导技术,让童趣回归,让童话再现,让童真释放,让童心飞扬,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呼唤“童心”——回归课堂生命的本原

    孩子是纯真的,他们的心中充盈着想象,蓄积着创造。记忆中,那种“童言无忌”的回答曾让我们砰然心动,那些“天马行空”式的思维曾让我们雀跃不已。曾几何时,孩子的“懂事”,造就了一幕幕不和谐的画面。
, 百拇医药
    在“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职业体验”。我出示了十几张写有各种职业称谓的卡片,让学生随意抽取,并提问道:20年后,如果你从事这个职业,你喜欢你的职业吗?为什么?

    有一个胖胖的男同学抽到了写有“工人”字样的卡片,站起来非常流利地说:“20年后,我是一名光荣的工人。我热爱我的工作,我能开动机器,制造产品……”这真的是肺腑之言吗?下课后,我走到那个男孩身边,有了如下一番对话:

    “你在课堂上回答得很不错嘛。”

    “随便说说,又不是真的。”他满不在乎地说。

    “如果真的让你长大后去当工人呢?”

    “工人有什么好啦,工资又不高,还要下岗的。”

    “这才是你真实的想法,刚才怎么不说呢?”
, http://www.100md.com
    “这怎么可以,那是在课堂上哎——”他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我们不知道课堂上还有多少真实的声音,我们更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嘴上说得冠冕堂皇,心里却不服气,背后依然我行我素。

    我们看到,课堂上,我们的孩子常常是按照教师的喜好和要求在说话,这些话虽然四平八稳,甚至无懈可击,但却不是孩子想说的话,更不是小伙伴在交谈时的“伙伴语言”。他们往往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哼着“老师教我的歌”,用成人期望的道德价值观念搪塞一番,以至于出现了一批批“老态龙钟的儿童”。

    二、解读“童心”——思考童真缺失的缘由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会在课堂上言不由衷?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一次次揣摩着老师的心思说出一个个完美的答案?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在教学中“形似神离”?为什么我们的教学课会“泛化”成“观赏课”“表演课”?
, http://www.100md.com
    原因一:课堂教育与社会现实不一致。在学生日常的所见、所闻、所知中,社会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道德存在着多重标准。学生在生活中经历了大量与品德课堂探讨的道德不一致的现实,使他们对品德课堂上所认识的道德产生了怀疑和困惑,使他们的认识出现了矛盾。

    原因二:学生害怕得不到正确的道德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越是年级高的学生,说“真话”的比例就越低,越是在课堂上不敢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这是为什么呢?主要的心理障碍是怕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学生从实践中认识到,课堂教学中的标准答案,是书上写的,教师讲的,若不按此回答必然得不到认同,甚至要挨批评,关系到教师对自己道德品质的评价。学生们总是认为,如果说了真话,会给老师留下坏印象,被同学看不起。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顺着教学要求发表意见,以免受到批评、指责。

    三、追寻“童心”——重视学生灵性的培养

    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那是因为孩子比成人更多地保留着人类的天性,这种人类的天性就是灵性。所以,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感性”的功能和“理性”的作用,更要重视“灵性”的价值,追寻那不应该失落的“童心”。
, http://www.100md.com
    基于目前品德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近几年尝试着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部分课文的教学中通过心理辅导一般技术的运用来实施课堂教学的部分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倾听技术

    在一个肯接纳、善于倾听的教师面前,学生可以坦呈自己的想法和内心的感受。品德课堂中的倾听技术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教师身体的专注与倾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以有声语言来实现与学生的交流外,借助面部表情、眼神及身体动作、姿势等非有声语言行为,也可以起到传递知识信息、情感信息的重要作用。比如和学生面对面的时候,不能双手抱于胸前;和学生交流时,应采用平视对方眉心而说话思考时不定时地移走目光的方式;听学生回答问题时,身体微微前倾;在倾听过程中,教师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反应既可以是言语性的,用“嗯”“是的”“然后呢”“请继续”等言语来鼓励学生继续说下去,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的,如微笑、眼神、身体前倾、点头等等。

    第二个层面是指教师心灵的专注与倾听。这是指教师并非仅仅是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不但要听懂学生通过言语、行为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学生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
, http://www.100md.com
    如果品德教师能这样去倾听,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将更有利于全面了解问题的情境和学生的思想状况,选择更恰当的教育方式,收到更明显的教育效果。

    2. 角色扮演技术

    角色扮演技术是指根据活动需要,让学生扮演活动中某一人物角色,按角色需要思考和体验该角色的思想、心理,进而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课堂教学操作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自编或让学生创编一些短剧,并让他们在课堂上即兴表演。

    在“竞争与合作”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正确面对同学之间的竞争,在良性竞争中共同进步,我们根据班级真实事件改编设计了“笔袋风波”。剧本节选如下:, http://www.100md.com(冯卓珩)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