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2年第9期
编号:12296483
青少年自尊与攻击行为(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9期
     〔关键词〕青少年;自尊;攻击行为

    一、自尊与攻击行为的概念

    (一)自尊的概念

    最早提出自尊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的是心理学家James,他于1890年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提出自尊这个概念,并给出了一个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也就是自尊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即个体的实际成绩和潜在能力的比值。自尊(self-esteem)是个体作出自我价值判断后产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自我情感方面的体验内容。也就是说,自尊是个体通过对自身力量、重要性、品德和能力的自我评价而形成的自我价值感(Cooper Smith,1967)。国外对自尊主要是从个体层面上进行界定的,如个体对外界的体验、评价、感受到的差距等;而国内学者则侧重于从社会人这个角度对自尊进行定义■。

    (二)攻击行为的概念
, 百拇医药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青少年的攻击事件。什么是攻击行为呢?Freud(1932)认为,攻击是人的一种本能。Buss(1961)认为攻击是伤害其他生物的任何行为。Berkowitz(1993)对攻击的定义,得到了广大心理学家的认可,即给他人以身体或者心理伤害的任何行为。我国学者高桦认为,攻击性是人发起攻击的心理特征,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因此,在总结以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于攻击行为的界定是:攻击行为是个体表现出的有意攻击他人的内部心理特征和外部行为表现,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做出的伤害行为。

    二、自尊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

    当前学术界对于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还没有定论,由于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并且测量工具有所不同,就研究自尊来说,有些学者研究总体自尊水平,所以对于自尊水平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划分,只是分为高水平和低水平;另一部分学者研究自尊时,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另外,在研究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面,使用的测量量表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再者,有些人的自尊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而有些人的自尊经常上下波动。
, 百拇医药
    (一)低自尊导致攻击行为

    大家普遍认为,低自尊水平的人对自己和他人存在负面评价,容易发生攻击行为,常常出现反社会和行为不良。对于低自尊导致攻击行为,目前理论界有三种主要观点。新精神分析学家如霍妮(Horney)和阿德勒(Adler)对此的解释是攻击行为的产生源于个体在童年或者个体发展早期经历的拒绝或挫折,使个体产生一种挫败和自卑感,这样的经历导致个体在成年后出现攻击行为。第二种解释是Rosenberg的社会连接理论(social-bonding theory),这一理论认为,低自尊削弱了社会连接,从而减少了与社会规范的一致性,增加了犯罪■。第三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个人成长过程需要无条件积极关注,这是个体成长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缺少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会引发个体内在需要失衡,出现攻击行为。另外Donnellan采用问卷调查对自尊和攻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自尊与攻击性呈负相关■。我国夏敏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自尊与攻击性的研究也表明,自尊越低,攻击性越强,也就是自尊与攻击性呈负相关。
, 百拇医药
    (二)高自尊导致攻击行为

    尽管不少学者认为低自尊导致攻击行为,不过最近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高自尊的人普遍对自己评价很高,通常伴有自我膨胀,认为自己很优秀,当出现否定或威胁其自我概念的时候,就会导致其攻击行为。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攻击行为属于冒险性的行为,通常需要一定的信心和勇气,由于低自尊者常常缺少自信,出现情况时,往往采取逃避和忍受的状态,所以低自尊者常常受到欺负,而高自尊者则常常有优越感,通常采取与低自尊者相反的行动。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高自尊异质性学说(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认为高自尊者的行为比低自尊者的行为更具有多样性。

    (三)自尊与攻击行为没有显著相关

    几位研究者(Baumeister,Smart和Boden)于1996年提出了自我中心被威胁学说(threatened egotism)。该学说认为,有高度赞许性自我评价倾向的人(也就是高度自恋者)如果遭到别人的非议,这种膨胀、不稳定的自我肯定很可能对别人产生威胁,甚至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真正与攻击性有关的不是自尊而是自恋。自恋者通常具有自我膨胀、自我防卫、不现实、脆弱、不稳定等特性。当面临自我威胁时,自恋个体是高度脆弱的,可能运用攻击作为机制重新确立自己的自尊或者惩罚威胁源。如果遭到别人或者周围人的非议,这种膨胀和不稳定的自我很可能对他人产生威胁,甚至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Slee和Rigby(1993)的研究发现攻击行为与自尊之间没有显著相关。
, 百拇医药
    三、影响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因素

    (一)影响自尊的因素

    国外研究者通过让被试每天多次报告他们的感受来测量自尊的一般水平和稳定性,同时也让他们完成关于敌意和愤怒的测量,这个过程持续一个星期之久。只要他们这一个星期内报告的自尊水平和感受相对稳定,就可以说他们的自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他们的评价和感受不一致,就认为他们的自尊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调查结果显示:自尊稳定的人较少有攻击行为,而自尊不稳定的人体验到更多的愤怒情绪,出现较多的攻击行为。

    (二)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

    1. 生理因素

    青少年处在青春期,身体进入了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虽然身体发育并逐渐趋于成熟,但是心理上还处于“断乳期”,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情绪、气质各方面还没有发育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定型。这个时候他们情绪不稳定、感情易冲动,爱冒险,容易出现更多的攻击行为。另外一些青少年患有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遗传性精神疾病、出生时助产并发症等,导致歪曲现实、思维混乱、不能控制情绪以及人格混乱,出现一些攻击行为。

    2. 家庭因素

    许多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有很重要的影响。史俊霞、余毅震等通过问卷测量得出,攻击行为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比较严厉,多采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等不良教养方式。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子女容易产生情绪不稳、残暴、缺乏同情心和反社会人格倾向。另外家长态度粗暴,对孩子干涉过多,也会引起孩子强烈的不满情绪,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极端行为。国外学者对校园欺负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欺负者家庭的总体特点是亲子之间温情与亲近较少,缺少交流,敌意与冲突较多,父母较多使用身体暴力■。, 百拇医药(邹慧婷 李佳彤)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