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2316973
校园心理剧发展的功能意义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11期
     (2)团体理论——校园心理剧功效实现的保障

    团体理论是校园心理剧的理论基础。校园心理剧的人物要素中包括导演(指导教师)、主角、配角、辅角以及观众,在一出剧的参与者中,各种角色组成一个团体,要是将观众也纳入的话就成为一个更大的团体。从剧的创作、演出到最后的分享阶段,要想实现好的效果,导演和成员之间必须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这个环境与团体的环境氛围有一致性。导演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引导成员特别是主角去创设一个有利于他掌控的环境,在一个安全、信任、放松、受保护的环境氛围中促进主角去表达、宣泄和释放,从中获得积极的转变。这样的团体氛围是校园心理剧能够实现助人自助的一个保障。在这个大团体中,主角处于核心地位,其他成员围绕着主角,在助他的过程中实现主角的自助和成员互助。

    (3)人本理论——校园心理剧发展的基石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爱、自主性、创造性、责任心、自我表现等优良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教育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充分肯定和维护人的尊严,关心人的自我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另一位著名代表人物罗杰斯,强调人的自我表现、情感与主体性接纳,认为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个体都会努力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