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中医学杂志》 > 2013年第9期
编号:13153343
三维影像后处理推动医学发展(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中国信息界·e医疗》 2013年第9期
     CT、MRI、ECT等断层影像技术,以及DSA、CR、DR等数字摄影技术的出现,实现了人体器官的数字化图像处理,使医学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显示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并由此产生了多种医学图像三维重建和后处理技术。 包括三维后处理在内的影像医学检查技术,将会是“个性化医学”的核心和基础,有专家预测,个性化医学将改变传统的诊疗模式。

    影像融合是大势所趋

    “影像融合”是近来被国内医学影像界提及频率很高的一个词,7月19日,由中国医科院主办的“首届医学影像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该会议的主题即为“融合共赢”。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冯晓源在会议间隙接受《e医疗》专访时说:“影像医学必然要以影像为根本,但这个‘影像’不是CT、核磁等单种技术的图像,而是多种影像的融合。从目前以形态(解剖)为基础的诊断向功能诊断、分子水平诊断的发展过程中,影像融合是必经的阶段。”同样的内容,他在2012年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年会上也提到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郭启勇认为,以内、外科为代表的临床学科对影像检查的依赖性日益增加;以产前诊断为代表的特殊学科对影像检查的需求认识不断加深;综合影像诊断的重要性被临床广泛认知……知识附加值在影像诊断中将日益显现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