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信息界·e医疗》 > 2015年第1期
编号:12630362
一个DIY达人带领的信息团队(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科技新时代·e医疗 2015年第1期
     2005年,赵韡将信息中心的十几名员工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划分为三个部门。“业务越来越复杂,我们的人员也不能再眉毛胡子一把抓了。2005年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团队构架进行了调整,分成了运维、网络安全和研发三个部门,这也是我们发展到现在扁平化结构的雏形。”赵韡说。

    2008年到2011年可以说是阜外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当时,全院的基础系统已经基本定型,新的工作——电子病历、临床信息系统的使用研发日益提上日程。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数量逐渐增多,信息业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但系统运维的压力陡然增大,系统研发的压力也不容小觑,而且院内院外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于是就在这个阶段,信息团队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调整——将运维部门划分为系统运维和项目管理两个组,根据医院信息系统的需求和研发方向的不同,将研发部调整为HIS、CIS、BI/移动三个有针对方向的小组。

    2011年之后,阜外医院信息化建设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医院核心系统都已经搭建完毕,赵韡开始带领着团队向更高水平迈进,也就是在2011年以后,阜外医院信息中心连续多次获得医院和行业的认可,取得了CHIMA颁发的医院IT资源运维管理2010年度优秀医院、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测评、获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五级、六级单位等一系列成就。

    “就像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一样,团队组织架构的变化也依赖于我们的业务发展程度。”针对团队构架的调整,赵韡解释说,“比如我们曾经在2006年成立了测试组,主要负责系统上线时在业务科室的测试工作。几年之后,随着系统上线逐步稳定和减少,测试工作可以合并到研发工作的后期,于是就在今年取消了测试小组。我们团队人员、职能的调整都是随着业务、环境变化而进行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