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之友》 > 2005年第5期
编号:11116129
心头四两“累”千斤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1日 《糖尿病之友》 2005年第5期
     老唐:今天我借用清代文学家袁枚《随园诗话》中的两句诗作开场白:“去官人易懒,无累病常轻。”上句讲做官的感叹,这就不妄加评论了。但下旬对我们糖尿病病友修身养性,平稳控制血糖,减轻疾病痛苦却是颇有几分好处。

    老徐:为什么会突然说起这句话呢?

    老唐:今年初清华大学的两位教师,仅隔四天相继英年早逝。他们身在中国的最高学府,又属于科技界的精英,却分别在36岁、46岁的年龄撒手而去,不单留下两个破碎的家庭,还是国家的巨大损失啊!医生认为这除了和他们长期以来过度的压力有关外,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太累太焦虑了,击倒他们的是内心积郁着的难以言表的焦虑。

    大张:我看过关于他们的报道,当时我心中为之一震。你们看我现在就有糖尿病了,这很可能和我长期的焦虑心情有关。分房、评职称、小孩教育等一连串的事情简直就没让我歇口气。有时我真的感觉好累,尤其是身体之外的心累。
, 百拇医药
    老徐:说到这,我最有发言权了。我刚得病的时候脾气变得很坏,看什么都不顺眼,好生闲气.发脾气,家里人老抱怨我难伺候。我不但感觉异常敏锐,连自己的心跳.呼吸的声音都能听到,而且多疑,听人低声谈话,就以为是在谈我的病。亲友的好言相劝,我也常半信半疑。

    大张:你说得太对了!你说的那些情况我好像都有,还特别紧张、焦虑、慌恐,尤其是听到周围谁因糖尿病出现尿毒症,谁又因糖尿病去世了,心里就会有老大一会儿不舒服,总觉得下一个就该轮到我似的。尽管我非常明白糖尿病难以治愈,但我还是求医心切,期望着尖端医学科技早日攻克糖尿病。

    老唐:俗话说:“肩上百斤不算重,心头四两重千斤。”据统计了70%以上的疾病都有心理因素参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在长期的恐惧、忧郁、焦虑等情绪的控制下尚且会被压垮,更何况是一个内分泌代谢已经紊乱的糖尿病病人。如此既不利于血糖控制,还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小病也会养成大病,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只是迟早问题。
, 百拇医药
    大张:杂志上曾说过平稳控制血糖离不开良好的心态,精神应激是影响血糖的重要因素。要求糖尿病病友面对生活要有乐观、豁达、大度的心态,避免心理失衡,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情绪。但说时容易做时难啊,要想达到这境界谈何容易?!

    老徐:我同意你的观点。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如果你整天将与世无争、清淡无为挂在嘴上,哪会有你立足之地?

    老唐:没错!我们既要有积极进取的事业心,又要有顺其自然的平和心态,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关键是我们应不时清理自己,解除心头之累。看你一副悄然自得的神态,我想你在这方面定有几分心得,说来听听?

    老徐:其实我并没有什么高招。十多年的糖尿病人生,几经折腾,我也走了不少弯路,最终我能挺过来,关键的一点是“我心虽哀而未死”。千万不要让自己没有了希望,世间万事皆无定论,都可能因你而改变。人生往往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出现。
, http://www.100md.com
    大张:思!有点道理,我正期望着糖尿病基因治疗的出现呢。您还有别的高招吗?

    老徐:“男儿有泪不轻弹”未必是好事,不管男女老少痛苦忧伤到极点,不妨放声大哭,流泪也去“累”啊!哭过之后,破涕为笑,心情舒畅,自能达到如释重负的目的。

    老唐:这我赞同!长期郁闷不乐不仅容易导致癌症,还是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多数糖尿病的产生和加重都是发生在病人心理负担过重或强烈的精神压力频繁发生的时期,有累病常重啊!

    老徐:所谓根治糖尿病的基因治疗离现实还十分遥远,即使有,也不可能包治所有的糖尿病病人。现代糖尿病的治疗就是建立古今中外的治疗经验与科学基础上的,我们切不能展望未来而忘记了现在的科学。“杞人忧天”害了自己,也无益于社会。不能改变生活,就必须适应生活。我几年来不断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报刊。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一来忘记病痛,减轻心头之积郁;二来增进知识,激发自己对生活的美好信心;三来读书时心思沉入书中,心静气顺,血糖自然平稳,在不知不觉中促进病情好转。

    大张:我明白老唐为什么要说“无累病常轻”了,心不累,身体自然不累;身体累了,心却不能累,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好我的病情。, 百拇医药(郁 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