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医疗保健 > 糖尿病之友 > 2007年 > 第5期
编号:11479574
向“外瘦内胖”的人群敲警钟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糖尿病之友》
     据欧洲一项调查显示,2型糖白尿病伴肥胖者高达90%,肥胖伴代谢综合征(Ms)尤其是血脂异常者高达70%,而2型糖尿病无超重或肥胖者仅占10%,无MS者仅约30%。足见肥胖与2型糖尿病及MS并存的情况绝非偶然,所以曾有学者提出了“糖胖病”、 “糖脂病”的命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肥胖与2型糖尿病及MS的密切联系源于共同的基础——胰岛素抵抗(IR)。

    肥胖的危害不能一概而论

    肥胖是否必然伴发IR或MS呢?这也未必。据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在肥胖人群中仅有25%~50%易引发2型糖尿病及MS,而且这些患者大多存在IR。同样,那些体重指标不高的非肥胖患者,若存在IR,同样容易伴发MS和2型糖尿病。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外表不胖而存在IR的人群,其内脏脂肪细胞的数目和脂肪容积却明显增加,表现为“外瘦内胖”。“外瘦内胖”同样容易引发糖尿病和MS及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被称之为“体重正常的肥胖”。所以IR及MS的根源在内脏脂肪的增多,而不在于单纯体重指数增高,即所谓中央型肥胖(或称内脏型肥胖、腹型肥胖)。为此,2003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MS的新定义,以中央型肥胖(而不是体重指数)作为诊断的核心。

    “外瘦内胖”是MS的罪魁祸首

    一个有趣的试验发现,将大鼠的皮下脂肪切除,则发生典型的IR,再将脂肪重新植入皮下,IR又复改善。人类也有一种“脂肪萎缩性糖尿病”,患者皮下脂肪萎缩,但存在明显的IR和高血糖。若用一种减少腹内脂肪而增加皮下脂肪的胰岛素增敏剂,会改善IR及其引发的高血糖。最近研究表明,脂肪已不再被认为是储存能量的仓库,现已发现有几十种脂肪细胞因子,可以调节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脂肪组织一跃成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所以内脏脂肪是“藏污纳垢”的滋生地。 “外瘦内胖”人群由于存在脂毒性和脂肪细胞因子的巨大变化,不仅能引发和加重IR,还会损伤胰岛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从而促发糖尿病、MS及心血管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防治“外瘦内胖”是重中之重

    中央型肥胖的形成有遗传因素.更与后天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防治中央型肥胖对每个人都有积极意义。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每日总热量,防止营养过度,少吃油炸高脂食品,每日食油不超过20克;少吃甜食,即使“无糖”或低糖的西点,也不宜吃,因为其中含有人造脂肪;同时,还要少饮酒,多吃清淡果蔬,常吃鱼类尤其是深海鱼。亲朋聚会莫贪杯,美味佳肴勿动心,注意粗细搭配、饮食多样化的“平衡营乔 。

    坚持运动锻炼,保持有耐力的项目(如快步走)和舒缓柔性的项目(如体操、练功十八法、瑜伽等)相结合,刚柔并济,更有裨益。必须指出:运动瘦身不可能一蹴而就,重在坚持,每周至少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以不产生气喘如牛、汗流浃背为度。只有坚持最大限度的耐力运动,才能使“脂肪燃烧”,短时运动只能降糖而达不到真正瘦身的目的。如果既管住嘴又迈开腿,仍不足以瘦身缩腹,可在医生指导下加用些适当的“减肥药”或胰岛素增敏剂,强强联合,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 辑 钟 卉, http://www.100md.com(吴万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