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医疗保健 > 糖尿病之友 > 2008年 > 第3期
编号:11628741
善待自我,享受快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日 《糖尿病之友》
     糖尿病患者有时容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事件、性格特征所进行的调查表明,糖尿病患者有多项情绪因子得分较高,以躯体化、强迫、忧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的升高尤为显著;生活事件调查结果也显示,糖尿病患者患病前一年内经历的生活应激事件明显多于正常人。

    快乐无需等待

    在临床上,常常与糖尿病患者打交道,他们说的最多的是:“为什么我这么倒霉得了这种麻烦病,成天要吃药打针?这一辈子恐怕都耗上了,这苦日子何时是尽头?”

    人们固有的传统观念是要等到某个问题解决后,或等到某某条件改善之后,我们就会快乐,就可好好地享受生活。但结果可能等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苦了一辈子,我们所想象的快乐并没有自动出现。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道理很简单,生活中总有些不尽人意之处,其中令人烦恼、使人痛心的事情可能比比皆是,生活本来就是由一连串问题所组成的,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还会接踵而来,每天都有新的烦恼。要“乐”现在就要“乐”起来,只有心情好,病才好得快!

    正确对待各种一情况

    对于外来的各种刺激(如失恋、离婚、失业、待业、离退休、丧偶等生活事件,心理学术语将其称为心理应激源),每个个体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标准,把应激原划分为有利的、无关的、有害的三类。对于有利的刺激,即平常所说的好事情,个体就出现正性情绪和趋向行为;对有害的刺激,个体就出现负性情绪和回避行为。形成应激反应的原因一般不外乎两种情况,其一是希望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其二是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发生了,如失业、亲人的意外伤亡、破产、患病等,由于预先没有心理准备,所以造成较大的打击。

    因此,要减轻心理压力,一方面是改善条件和环境因素,减少外来应激源;另一方面则是降低个体过高的需求,提高内在的心理适应能力,正确对待各种生活事件的刺激,从而减少或避免不良应激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降低不切实际的要求

    一般来说,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烦恼。而人的欲望又是难以满足的,因欲望无穷,故烦恼不断。当我们患病后,由于受社会环境、经济来源、身体状况等诸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要对自己期待值太高,不要盲目与人攀比。疾病本身就是一种逆境,我们无法回避,要量力而行。一方面,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确定消费享受水平;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自我发展目标,不要对自己提出过分的要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应激,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知足常乐”。所以对于糖尿病病友来说,接受患病的现实,减少抱怨,争取最好的治疗和康复是当务之急。

    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

    生活总是好坏交替的,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我们所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好坏交织的,事实上没有哪一天、没有哪件事,是百分之百地好,或者百分之百地差。

    问题就在于我们对周围事物持何种想法,是持乐观还是悲观的态度,这全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和决定,生活中各种不幸事件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惟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为物喜,不为己悲”,看到问题的双重性,学会在各种困境中、逆境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希望,在顺境中保持一分清醒的头脑。可以说世界上没有最差的处境,只有最坏的心情。白居易说“心宽不在屋宽”。名利地位、荣华富贵等外在的一切优越条件,尽管有时可给我们带来一时的感官享受,但并不是快乐幸福生活的必备条件。所以,往往给我们带来真正持久内心快乐的主要是与你思想中的某些观念、信念及看法有关,即主要看当事人是否具备一种乐观的态度。

    总之,快乐不会与生俱来,快乐必须尽早训练,只有那些在疾病、挫折与逆境中能够保持乐观心态的人,即“苦中有乐”、“苦中求乐”者,才能在残酷的现实中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和领会到快乐的真谛。

    编辑 安 然, http://www.100md.com(杨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