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268749
情绪神经回路的可塑性(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第5期
     摘 要 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关于情绪神经回路可塑性的研究进展:(1)情绪神经回路中各主要脑区(包括前额叶、杏仁核等)的可塑性及其相互影响;(2)情绪神经回路可塑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情绪学习、早期环境和经历以及抚养者的情绪状态等。文章最后还对情绪神经回路可塑性的研究方法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情绪,神经回路,可塑性,学习,早期经验。

    分类号B842.6

    脑的可塑性是指,脑可以为环境和经验所修饰,具有在外界经验的作用下不断塑造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人在出生时,大脑便拥有约2千亿个神经元。早期的神经元联结可能是粗糙、累赘的,随着个体的发展,学习、经验等外界作用会使神经元的联结得到精简—只有得到强化的联结才会被确认并最终保留下来。大脑的这种神经精简过程,反映了脑区的动态变化,促进了脑功能的发展,因此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大脑的可塑性可以表现在多个层面上,从分子、突触水平到皮层甚至更大范围的神经网络水平[1]

    情绪作为人脑的高级功能,对保证有机体的生存和适应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情绪特质并不是我们以前所想象的那样,是固定不变的,它也和技能一样可以习得和改变,如早期经历对儿童的情绪发展有重要影响。那么这些变化的脑机制是怎样的,研究者对此表现出了很大兴趣。认知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为上述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可行性 ......
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