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365056
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研究述评(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第6期
     摘 要 该文介绍了青春期特殊的心理特点——假想观众和个人神化的概念和不同的理论模型,对这些模型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了这两个观念和青少年心理发展某些关系(分离—个性化过程、冒险行为和抑郁等)的研究,从理论基础、测量工具等角度探索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研究结果相互矛盾的原因,最后从概念界定、文化差异等方面分析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青少年,自我中心,假想观众,个人神话。

    分类号 B844

    青少年期,个体在身体上、认知上和社会情感上都会经历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他们对于自己非常地关注,自我意识显著提高,他们似乎有这样的看法,即像他们自己关注自己那样,其他人也非常关注他们,而且他人对他们的评价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吻合[1,2]。上个世纪60年代,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Elkind把青少年这样一些特殊表现解释为认知发展中的自我中心(egocentrism),他提出了自我中心的两个维度——假想观众(Imaginary audience)和个人神话(personal fable)。专家们认为这样的心理特征影响了许多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比如对自我意识的夸大感觉、对危险的过分轻视、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和对同伴压力的过度敏感等。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这两个概念一直沿用下来,并被用来解释青少年一些特殊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 http://www.100md.com
    40年来,关于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研究未曾间断,其理论建构也在不断发展,然而由于几种理论模型不尽相同,研究工具和方法也缺乏一致性,使得在大多数领域上这方面的研究结果是彼此矛盾的。因此,对这些研究进行整合一方面有助于对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理解和解释这两个观念在青少年发展中可能起到的作用。

    1 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概念界定

    在Elkind等人有关青少年自我中心的理论建构中,把假想观众和个人神化作为了自我中心的构成要素。所以这两个结构最初是作为自我中心的两个维度被提出的。这两个结构反映的思维模式对于青春期一些典型的情感和行为,如自我意识、对同伴群体准则的遵奉以及冒险行为等似乎具有特殊的解释能力。因此,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这两个理念在青少年发展研究中成为长期被引用和探讨的概念[1]。

    1.1 假想观众
, 百拇医药
    青少年可能持有这样信念,即其他人像自己那样的关注他们。他们认为其他人,特别是同伴一直在关注他们、评价他们并且对于他们的想法和行为都很感兴趣。这样的信念导致了对自我意识的强调、对他人想法的过度关注和对于现实和想象情境中他人反应的预期[3~7]。假想观众使得青少年们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以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导致尴尬、嘲笑或拒绝的行为[2,8]。从阿德勒学派的观点来看,假想观众代表了一个更宽泛的群体,青少年希望归属于这个群体并从中获得自我价值。而一些个体心理学家认为,假想观众的观念反映了青少年渴望在同伴中显得重要的愿望。“青少年相信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关注和评价着,因此当他认为别人对他评价不高时,他就会联想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因此而影响到青少年的价值感和归属感”[8,9]。

    1.2 个人神话

    青少年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别人不能理解我正经历的一切”,“那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或“我能应付一切”[1]。这些观念反映出青少年认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众不同的,他们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无懈可击的、无所不能的。Elkind把青少年这样的心理特点命名为“个人神话”。它被划分为“独一无二”、“无懈可击”和“无所不能”三个成分。心理动力学把个人神话定义为一种自恋补偿性策略(narcissism restitution strategy)[10]。个人神话的概念有助于解释青少年的一些自毁行为或无意义行为,它反映了青少年认为自己是独特的并且对危险具有特殊的防御能力的心理。同时由于青少年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意识的过分强调,认为不好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他们对一些存在的危险常常视而不见[8,10]。
, 百拇医药
    2 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理论

    从1967年Elkind提出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概念以来,这两个概念已被很多研究青少年的学者所认可和接受,从1979年起对它们的研究就不曾中断,有关的理论从最初强调认知发展到强调社会认知发展,再到最近强调自我认同的发展,也随之在不断发展。

    2.1 最初的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理论

    传统理论的形成受到了皮亚杰认知发展中自我中心概念的影响,因此这两个观念被认为和思维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是作为认知发展的副产品被提出的[11]。

    2.1.1 理论框架

    很多青少年在青春期期间会变得更具自我意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时尚、引领潮流又很理想主义,同时还可能体验到强烈的对个人事务的自主愿望和独一无二的感觉”[1,2]。Elkind把这些现象定义为 “青少年自我中心”,他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的自我意识,一种认为自己非常与众不同并且总是受到他人评价性关注的感觉[2,7]。在皮亚杰的术语中,自我中心是指在没有能力区分自己和他人[2,11]。依据这一观点,Elkind认为青春期的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的一个功能,而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是形式运算阶段自我中心的产物。
, 百拇医药
    青少年在青春期早期所经历的身体和心理上的重大转变,引起他们对自己的格外关注,虽然逐渐具有了形式运算的思维能力,但是他们对这种思维能力的把握还有欠缺,无法区分自己思考的东西和他人思考的东西之间的差异,Ellind等学者认为这造成了青少年的自我中心[1,2,11]。在此基础上,由于青少年无法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关注点产生了假想观众观念,而个人神话的出现则是因为青少年在对自己过分关注的基础上,过度地区分了自己的感觉。他们无法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特别是同伴在情感和经历上存在的相似性和共通性,而是偏颇地认为自己对他人或那些假想观众非常重要,他们的感觉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2,11]。

    传统的理论认为形式思维的稳固建立会减弱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假想观众可以被看作是青少年用来与现实进行对比验证的一系列假设,在不断地对比中,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关注和感兴趣的东西并不完全一样,这时候假想观众就会减退。另一方面,个人神话随着艾里克森提出的“亲密感”的建立也会逐渐被克服[2,11]。因此,这个最初的理论预测青少年自我中心发展的模式是曲线的。也就是说,形式运算思维早期的青少年自我中心水平比具体运算思维或完全的形式思维时期都要高。
, 百拇医药
    2.1.2 实证研究

    基于Elkind的理论,自1979年开始学者们对青少年自我中心及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一些研究确实证实了中学生有比较高的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1,12]。但在验证自我中心和形式运算思维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却存在着不一致。Hudson和Gray[11,12]以及Riley、Adams和Nielsen[1,11,12]的研究发现形式运算和青少年自我中心存在着显著相关,而Lapsley和Milstead[1,10]、Goossens[3]、O’Connor和Nikolic[1,12]以及Buss[11,13]等学者所做的研究却没有发现这种相关关系。在对假想观众和个人神化这两个观念是否会在青春期减退进行的验证研究中,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Hudson和Gray发现两个观念和年龄增长确实存在负相关[1,11],在他们的另一个研究以及Lapsley、Milstead等人所做的研究中却发现即使是在年龄跨度很大的样本中也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1,3,10]。而另一些研究者发现年龄较大的青少年有更高水平的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14,16],这与理论构想是恰恰相反的。

    [ 下 页 ], 百拇医药(郭 菲 雷 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