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684670
宗教体验的神经生理基础(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第5期
     摘要:宗教体验是人在宗教活动中的心态或体悟及伴随的情感体验,它是一个过程。其神经生理基础的研究表明,宗教体验过程中大脑的某些特定脑波或区域被激活。这些研究表明宗教体验与认知和情绪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与早期有关宗教体验实质的结论吻合,但这并不表明大脑中存在“上帝脑区”。该文简要介绍了宗教体验的概念、冥想以及基督教宗教体验神经生理基础的研究以及跨宗教传统的相关比较研究,并对该领域内的一些问题做出了说明。

    关键词:宗教体验,生理基础,神经基础 分类号:B842.6

    1 引言

    Religious experience在学术界有两种翻译:宗教经验和宗教体验。尽管两者涵义不尽相同,但在本文中不作区分,religious experience均翻译为宗教体验,并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宗教体验”一词。

    宗教体验是信众的一种特殊的意识经验。一般认为,宗教体验问题源于东方古代宗教。如印度教的冥想,心神相合的体验;我国佛教禅宗摒弃一切念虑、冥然和真如相接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1842-1910)把宗教体验定义为:人在信仰超自然的神灵或神圣物时获得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它是宗教意识、宗教情绪、宗教感情的综合反映,它是宗教徒与神直接交往合为一体的神秘主义直觉体验。它是信仰者深切地意识到精神的东西之实在性的一瞬间的感受,这种感受往往伴随着一种“神圣的欣快感”,是个人与他所认为神圣的对象保持关系,所发生的情感、行为和经验。由此作者认为,宗教体验是指人在宗教活动中的心态或体悟及伴随的情感体验,它是一个过程。宗教体验是个体性的,但宗教活动分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并且宗教体验因是个人行为还是群体行为也有所不同,本文中仅介绍个体宗教活动中的宗教体验的相关研究。每一种宗教体验都是宗教信仰者对于一种客体存在的感受,在宗教体验中这种客体存在者可以表现为神秘的观念和神秘的自然存在物两大类。
, http://www.100md.com
    宗教体验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活动,不仅需要各种神经区域单独的作用,还要求这些区域之间共同发挥作用。一个多世纪以来,宗教体验的实质一直是重要的学识和讨论的问题,Saver和Rabin认为像所有的人类体验一样,宗教体验也是基于大脑的,其神经基础可以从颞叶边缘癫痫、濒死体验和迷幻剂摄取收集。大脑参与了我们所有的行为与体验,感觉、知觉甚至部分的情绪和思维都是到达特定脑区或在这些脑区内产生的电脉冲的产物。另外,Newberg等认为尽管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宗教和灵性状态相联系的神经生物学变化仍可以通过许多神经影像的技术来获得。一般说来,基本的要求是评价大脑中功能的变化。然而,有许多度量此种功能变化的方式,宗教和灵性现象的功能性神经影像研究已经采用的有正电子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tomography,SPEC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比如,Previc回顾以往的研究发现神经心理学和功能成像的结果大多是宗教行为激活了腹侧皮质,主要包括腹内侧颞叶和额叶区域。另外,Arzy等认为颢一顶回路和前额叶皮质与个体的知觉和神秘体验相联系。
, 百拇医药
    但是,由于宗教体验这个概念内容非常广泛且有多种形式,如对崇拜对象的虔诚信奉进而产生某种特殊的情感,祷告之后愿望成真的喜悦,因冥想而达到宁静的精神状态,古印度教徒通过修行达到“梵我同一”的神圣境界……等等都是宗教体验。但这些心理过程之间的差异非常大,目前仅有少量严谨的实验研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来加以探讨。

    本文介绍的宗教体验的神经生理基础的研究主要用脑电波和脑区的活动来说明,包括脑电的研究和神经影像的研究。

    2 宗教体验的神经生理基础

    2.1 冥想的神经生理基础

    冥想(meditation),又译为打坐、静坐、沉思、静修,还有译为心悟的。追溯人类历史,我们发现各种文明都包含冥想的传统,比如,印度教、佛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它们都注重内观自身,探究心灵的奥秘,与生命的本源建立联系。当然,传统的冥想都有特定的信仰系统作为基础,信仰系统不同,冥想的目的、方法也不同。但现代的冥想,大多对不同的冥想传统持兼容并蓄的态度,不将冥想与特定的信仰系统相联系。因此有关冥想的定义也就超越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冯塔纳认为,冥想就是摈弃日常心理聒噪的干扰,去体验无边无际的心灵本质。Walsh等把冥想界定为培养注意力一类的操练,它借助更主动的控制产生一些心理过程,培养一些特殊的心理品质,如明了、领悟、专注、镇定和关爱,其目的是追求最佳的意识和心理健康状态。而Vaitl等认为冥想是指自我调节身心,进而由从事某一特定注意力的系统影响到心理活动的修炼。
, 百拇医药
    但是,在本文中所讨论的冥想是限定在宗教传统内的,它指停止意识对外的一切活动,而达到“忘我之境”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是为了内在的安宁和超越所做的操练,它反映了身心两方面,即身体的或外部的行为和内在精神的目的与变化。

    2.1.1 冥想的脑电研究

    冥想是有意识的心理加工,它可以诱发一整套放松反应的生理性变化。因此,冥想的早期研究大量利用EEG,它度量脑中的电活动。一些采用脑电图对冥想的研究发现:被试低频脑电活动增加,特别是在中央区和额叶的α波活动,同时也观察到了EEG的相干,特别是在α频带。但是Kjaer等人的研究发现,冥想过程中a波的活动减少8%。在他们的研究中也发现θ波的活动增强9%。已有的研究也发现冥想与γ,波也有联系,并认为γ波的活动可能反映了与任务相关的神经电路系统中的集中唤醒,但是还没有关于β波和δ波的研究报道。

    Liu和Lo为探讨检测EEG中α波的方法和EEG空间分布的特性,对佛教冥想体验者(实验组)和非体验者(控制组)进行了研究。他们首先采用小波转换的方式分解EEG信号,用小波系数重组每一频带的脑波,并选择非规格化的α波载体进行进一步的空间分析。结果控制组的α波急剧降低,实验组冥想者额叶的α波活动与控制组相比显著增加。此外,Lou利用脑电光谱分析发现,冥想期间,所有参与感观想象的皮质均显示不同的活动度。静止清醒状态下(与沉思期间比较)额叶背侧部和额叶眶回显示不同的活动度,前扣带回、左颞、左顶下小叶、丘脑区、脑桥、小脑蚓部及半球则被认为与注意力有关。Davidson等观察41名志愿者发现,在冥想期间明显正性情感作用的同时,伴随有左前额脑电活动度增强。Aftanas等也发现,冥想期间会产生一种充满喜悦的状态(Blissful State),这种状态常, 百拇医药(韩慧娟 刘 昌)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