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2313420
顺应自然,因时差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2年第11期
     如何养生、如何保健,往往众说不一,各种各样的养生方法、养生流派也因此应运而生,什么“整体自然疗法”、“瑜伽”、 “断食疗法”乃至“玛玫哚断食排毒国际技术”等,花样众多、五花八门,既有学院正统,也不乏江湖流派;既有传统方法,也有舶来品……一些似是而非的理念,以及形形色色的“大师”层出不穷。

    面对拉拉杂杂的养生理念以及比较混乱的养生市场状况,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教授、国家首批高级健康管理师王宇提出应该注重“因时养生”、“因地养生”、“因人养生”的“三因养生”理念。

    王宇教授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养生养老问题。据王教授介绍,我国素有养生的优良传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养生保健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早在五六千年以前,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养生”的说法。2000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中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说,懂得养生之道者可以长寿百岁。

    那么,为什么提倡“因时养生”?什么是“因时养生”呢?

    四时养生,遵守规律

    “因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来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比如,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暖,由暖转热,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秋冬两季,气候逐渐变凉,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所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寓防于养,是“因时养生”法中一项积极主动的养生原则。

    再比如,春捂秋冻。春季,阳气初生而未盛,阴气始减而未衰。故春时人体肌表虽应气候转暖而开始疏泄,但其抗寒能力相对较差,为防春寒,气温骤降。此时,必须注意保暖、御寒,这就需要“春捂”。秋天,是气候由热转寒的时候,人体肌表亦处于疏泄与致密交替之际。此时,阴气初生而未盛,阳气始减而未衰,适当地接受一些冷空气的刺激,不但有利于肌表之致密和阳气的潜藏,对人体的应激能力和耐寒能力也有所增强。所以,秋天宜“冻”。“春捂秋冻”的道理,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一脉相承的。当然,这里也要提醒,秋冻不宜过度,有些体弱有病者也不宜秋冻。

    从现代医学化验的人体多项生理常数看,冬夏季节中一般都有较大差异,甚至冷暖风过境前后也有很大不同,可见四时和天气对人体影响之大。中医针灸也讲究四时,不同季节取经络脏腑的穴位也不同。从天人相应观看,顺应自然,主要是适应四季变化,是防病治病、养生长寿的关键。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人和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生命活动,生理和病理现象,都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中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天人相应观的理论基础。而气象条件又是大自然中影响人体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所以《黄帝内经》中说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南京中医学院80多岁的干祖教授更是坦言,“欲知《灵枢》《素问》之精华,半在气象”(《黄帝内经》现存仅《灵枢》《素问》两大部分)。我国盛行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冬干夏雨,是温带中也是世界上四季最分明的国家。气候的四季交替,昼夜晨昏的变化,都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重要影响。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漫长岁月中逐渐认识到气象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怎样利用气象要素强身疗疾,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因而,气象学与人类医药卫生实践密不可分。查阅历代医疗文献资料,几乎都有关于气候与健康、气候与疾病、气候与康复、气候与养生保健方面的论述。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疗养气象学的概念,但疗养气象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气象因素强身疗疾的作用机理,以及空气、日光、森林等气候疗法的临床应用在历代文献典籍中都有论述,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为现代疗养气象学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百拇医药(谭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