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19760
有关帕金森的担忧与希望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日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年第3期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但由于帕金森病的病因至今没有明确,治疗误区较多,不断有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其实,帕金森病可治可控,只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就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工作原因,我接触和诊治过许多帕金森患者,看到过他们的泪水与笑脸。在此,我想分享下我的诊治感受,期待广大患者及家属能从中有所获益,能够积极、科学对待帕金森病。

    最担心:患者一知半解陷入误区

    帕金森病是一种随年龄增长发生的退行性病变,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1.7%。目前研究认为是由于人脑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多巴胺神经递质分泌减少而引起的,多呈终身缓慢进展特点,尚无法治愈。

    帕金森病患者在面对治疗时常常会陷入两种极端。有些患者不愿及时吃药,主观上认为拖延用药时间可以延缓药物的耐药性。患者的顾虑是,如果早用药出现耐药情况,后期就没有其他治疗办法。事实上,2014年我国发布了第三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相较于前两版最关键的变化就是强调“早发现早治疗”。

    另一种极端的患者则是一心求快拼命吃药,只要感觉自己症状加重后便自行加药,起初自己的僵硬、迟缓等症状会有所改善,但不久就会由不动变为多动,还会伴随出现烦躁、幻觉等副作用。导致远期治疗效果越来越差,甚至会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

    最希望: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要强调的是,帕金森病在不同的分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患者不要指望看一次门诊,就能把一辈子吃的药都定下来。医生会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患者至少是一个季度要到门诊随访一次。如果病情没有什么变化就吃原来的药,如果有新的变化就要进行调整,一旦出现药物引起的运动障碍并发症和药物疗效下降,经药物调整后无明显好转的患者就要考虑采取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后,都会有一个较好的药物治疗时机,我们将它称之为“蜜月期”。它是指在帕金森病初期或是中期的前几年服用较少种类和较小剂量的药物,可以获得比较满意和持续的效果,通常患者在“蜜月期”的生活质量比较高,正常的工作、生活不受影响。经过大约3~5年后,过半数的患者就会出现异动症和运动波动等难以克服的运动并发症。

    许多患者在“蜜月期”消失后,仍会抱着换一种药物再试试的心理,期待还能与新药物再创“蜜月”,直到每一个药物都尝试失败后,才会拖无可拖地选择手术治疗。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自己的生活治疗,还拖延了治疗时机。

    一旦药物“蜜月期”消失,就应立刻考虑手术治疗。这里的手术指的是脑起搏器治疗。

    临床发现,脑起搏器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患者的僵直、震颤、运动迟缓的症状,减轻步态、平衡及肌张力障碍,控制多数中轴症状如起立、开步、转身、翻身等困难;可以有效地减少服药的剂量及副作用。这是一种应用微创神经外科的手术,把电极植入预定的脑内目标区域,再通过导线连接到神经刺激器,该神经刺激器一般是植入胸部皮肤之下,其大小和心脏起搏器相似,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达到减轻和控制帕金森病症状的目的。这种技术在欧美各国已经相当成熟。许多研究报告也证明其效果明显,手术后许多患者的服药量可明显减少,而且活动能力显著提高。

    最期待:看到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除了规范的药物治疗,患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是帕金森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建议患者和家属,要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帕金森病可治疗不可怕。

    在我所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中就有一个陈先生(化名),曾经是一位半专业级的摄影爱好者,帕金森病不仅夺走了他的爱好,甚至连拿稳相机都成了奢望。但是陳先生没有放弃治疗,他乐观地面对疾病并积极采取了脑起搏器手术治疗,恢复正常的陈先生前段时间还去了美国旅游,拍摄了许多优美清晰的照片,并分享给了其他帕金森病病友观赏。

    这种群体间相互的鼓励,传递正能量,既可以帮助改善症状,又能开解患者心情,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扩展阅读 动了手术还需吃药吗

    吃药与外科手术治疗两者并不对立。吃药不是为了不手术,手术也并不为了不吃药。

    帕金森患者在中晚期,即使加大药物剂量,疗效持续时间也很短,患者大部分时间处于无药性作用状态。而起搏器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无药性作用时的症状,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吃药剂量,减轻药物副作用。

    因此,对中晚期患者而言,最佳的治疗手段应是“一手拿着多巴胺药物,一手拿着脑起搏器”。

    专家简介

    胡小吾 现任第二军医大学帕金森病专病诊治中心负责人,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神经系统疾病分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功能神经外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世界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人。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临床经验丰富,具有良好手术技能,完成大量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瘤)手术和脑外伤手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专业特长为功能神经外科,在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扭转痉挛等疾病脑深部刺激术(脑起搏器)治疗方面具有较高造诣。, 百拇医药(胡小吾 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