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今日健康》 > 20144
编号:13691222
喉内肌小MRI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扫描的初步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陈婷 郑昊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 要】 目的:应用micro-MRI和DTI技术对喉内肌运动单位进行三维重建,并获取生物力学信息数据。方法:2只狗喉以7T小MRI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序列扫描,喉内肌纤维分割三维重建。结果:甲杓肌、环杓后肌和杓肌肌肉纤维被示踪显影计算。结论:DTI-MRI及DTI纤维示踪技术具有提供喉内肌肉的生理功能信息的潜能。

    【关键词】 小MRI 弥散张量成像 喉内肌

    【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326-01

    背景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医学模拟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计算机辅助医学教育模式方兴未艾。计算机辅助学习系统广泛应用于解剖学,外科学,口腔医学,麻醉科学等学科领域,并且被证明是非常有效且经济的学习工具[1]。在喉嗓音领域,喉姿势和声带振动的计算机虚拟模型已经研究多年了,并成为喉生理和喉功能研究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2]

    超高场强小MRI( ultra-high-field Micro MRI ),指的是场强等于或高于7T以上的核磁共振成像仪。由于它具有比低场强MRI更高的信噪比(SNR),更高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一般可以达到100um)并且图像具有更高的对比度。优异的对比度和分辨率使其广泛应用于组织解剖,组织功能和分子成像方面的研究。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MRI 成像技术。通过该技术,能够计算出一个有限体内水的弥散方向。组织中水的弥散是各向异性的,其方向受细胞及亚细胞膜性结构,温度,和场内磁化率的影响。弥散阻碍越大,核磁信号的衰减越慢。每个体元(voxel)都具有特异的主轴方向,计算机将这些3D数据在空间上进行整合,形成弥散张量,并根据其本征向量(椭圆体的主轴方向)进行可视化,即弥散张力成像。通过整合组成纤维束的体元的弥散张量,就能够实现纤维路径的重建,空间方向定位示踪。因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