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阑尾炎
编号:13691356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今日健康》 20144
     【摘 要】 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128例实施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出现感染的患者,对其出现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对所选的128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通过实施开放切口,充分引流,TDP照射等等综合治疗措施切口均全部愈合,未见有后遗症状出现。结论: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应规范操作步骤,术中进行正确的处理,能够有效的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现象出现。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切口感染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74.61;R6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070-01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时常见的并发症,因而,怎样才能够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几率,提升临床治愈率,在临床上外科医师中是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1]。我院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128例实施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出现感染的患者,对其出现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针织的128例实施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出现感染的患者,其中76例为男性,52例为女性;年龄在11~73岁之间,平均为(40.5±3.6)岁;患病时间在2h~12d之间。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程度不等的腹痛,62例为持续性下腹痛,116例患者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74例存在发热现象,其中24例体温未超过38℃,50例体温超过38℃;64例患者麦氏点存在明显的压痛及反跳痛;16例腹部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60例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患者术后3~5天开始出现红肿热痛现象,其中76例为脂肪液化引起切缘红肿,切口处能够见到脓性分泌物,52例拆线后可见切口裂开。

    1.2 诊断标准[2]

    (1)右下腹明显疼痛,麦氏点有固定的压痛及反跳痛;(2)血常规白细胞超过10x109/L;(3)术中能够发现阑尾肿胀明显,腹腔内可见有炎性渗出液;(4)术后病理检验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1.3 方法

    术后切口出现感染早期,可运用40%的硫酸镁纱布进行湿敷,对切口进行TDP照射,联合、足量静脉应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这项操作能够控制部分切口感染的患者.当切口切缘出现脂肪液化时,可先将缝线拆除,用碘伏进行消毒,样盐水纱布进行引流处理.假如切口严重感染,切口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流出,应将缝线立即拆除,同时清除能够看到的所有异物和线头,以免切口内留存异物,每天用TDP照射切口,每次15min,每天2次,用甲硝唑纱布对切口进行内置引流,定时换药.对于切口较大时,可在拆除缝线后进行二期缝合或者用蝶形胶布将切口拉拢对合,多为1~2周即可痊愈。

    2 结果

    对所选的128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通过实施开放切口,充分引流,TDP照射等等综合治疗措施切口均全部愈合,未见有后遗症状出现。

    3 讨论

    3.1 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1)没有按照无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 切口保护不良,手术医生将腹膜切开后,没有充分利用腹膜对切口进行保护,导致切口腹膜化,使得腹壁切口与发炎的阑尾相接处,引起感染出现。(2)切口选择不当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同时发生腹膜炎时切口应选择右下腹腹直肌,充分暴露手术部位,这样有助于将腹腔内的脓液吸除干净,今儿降低操作过程中切口出现感染的几率,对于无法立即确诊或者症状较重的患者来说,应对切口的位置认真观察,如选择的切口位置不佳,则会增加手术的难度,同时也会提升感染的几率[3]。(3)腹腔内残留大量脓液 对于局限性的脓液在手术过程中可以运用吸引或者生理盐水纱布进行吸干,当腹腔大量积脓时要将脓液吸尽后用生理盐水及抗生素进行反复冲洗,如不彻底会导致脓液残留,提升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4)肥胖患者腹壁脂肪过厚 一些过度肥胖的患者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因多次用电刀进行切割,或者缝合过紧,或者对已经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了全层缝合,导致术后肥胖的腹壁出现脂肪液化、坏死,提升了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

    3.2 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

    (1)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进行静脉滴注,术前应大剂量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首选的药物为头孢类抗菌素、甲硝唑术前进行静脉滴注,使得抗生素浓度能够快速的在组织和血浆中大道峰值。术后进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由于阑尾炎主要是混合性细菌感染,因而首先头孢类抗菌素/甲硝唑静脉滴注,连续滴注3~5d。(2)术后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同时遵循无创操作原则。(3)正确选择切口的位置,进腹后腹膜化对切口进行保护,配备吸引器,以免脓液对腹腔及切口造成污染。(4)阑尾切除术后要用浓度为0.2%的甲硝唑进行冲洗,之后将液体洗净,以免感染扩散,最好不要对全腹腔进行冲洗。手术切口污染严重或者皮下脂肪较厚者,可能已经出现感染或者出现脂肪液化情况时,可放置引流条,24h后拔除。(5)切口止血,逐层缝合,不留死腔,手术完成后用纱布向内挤压,将切口内的积液或者积血排出。(6)切口出现感染时应早期处理,用硫酸镁进行外敷,局部进行照射,大多数患者仍能一期愈合。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疾病自身有一定相关性,同时还与术中处理方法是否正确以及操作规范程度有很大关系,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预防是关键.通过实施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张威,朱卫国,周天敏.急性阑尾炎186例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J].中国乡村医药.2010,24(05):412-413

    [2]冯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20(11):631-632

    [3]孙艳,谢牧牧.我院普外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业.2009,36(01):675-676, 百拇医药(张前程)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