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其它 > 便秘
编号:13674192
便秘患者的中医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日 《今日健康》 20147
     【摘 要】 俗话说"大便不通心事重重,大便一通浑身轻松"。当前受便秘困扰的人越来越多,从医学角度讲,便秘并不只是指大便"干燥"的意思,还包括排便次数减少(少于每周3次),或粪质坚硬,排出困难;或感觉排便过于费力或者排便不净。

    【关键词】 便秘 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197-01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但有少数人平素一贯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状正常,此种情况不应认为是便秘;对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变为2天以上或更长时间始大便1次时,应视为便秘。

    功能性便秘是指由于生活规律改变、情绪抑郁、饮食因素、排便习惯不良、药物作用等因素所致的便秘,例如,外出旅行的人,由于生活规律、周围环境的改变,以及劳累等因素的影响,多会出现便秘,这种便秘则属于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的病人,基本均可通过生活规律改变、合理饮食、调畅情志、养成良好排便习惯以及去除各种不合理生活节奏的手段达到治愈。

    1 便秘原因

    1.1 摄入的食物或水分过少,使肠内的食糜残渣或粪便的量亦少,不足以刺激结肠的正常蠕动。摄入水分过少不能有效软化粪便。

    1.2 缺乏活动,不能有效刺激肠蠕动。肠道的蠕动减弱或肠道肌肉张力减低致使排便不畅。

    1.3 肠腔有狭窄或梗阻存在,使正常的肠蠕动受阻,导致粪便不能下排,例如肠梗阻或左半结肠癌。

    1.4 排便反射过程中任何环节有障碍或病变时均可发生便秘,例如直肠黏膜机械性刺激的感觉减弱,盆腔神经、腰骶脊髓神经病变,肛门括约肌痉挛、腹肌及膈肌收缩运动减弱等。

    2 中医辨证

    2.1 气血亏虚型,多见于体质偏弱者,气血亏虚,肠道气机不畅,大肠失于传导,经络传输失调,导致糟粕内停。

    2.2 燥热内结型,多见于青壮年,平素喜食辛辣油腻厚味食物,使热结胃肠、耗伤津液。

    2.3 津液不足型,因津液耗伤、津液不足致使大便干结而排出不畅。

    2.4 脾胃双虚型,患者口干咽燥、体酸乏力、脉虚弱,大便秘结。

    3 中药治疗护理方法

    3.1 生白术适量,粉碎成极细末,每次服用白术散10克,每天3次。此法对虚性便秘疗效颇佳,一般用药3~5天,大便即可恢复正常,大便正常后即可停药,以后每星期服药2~3天。

    3.2 芍甘汤取生白芍30克,生甘草20克,枳实15克,加水2碗煎成大半碗,每天1剂,分2次服用。此法特别适用于老年、久病体弱的成人便秘患者。

    3.3 连翘治疗便秘 取连翘15~30克,煎沸当茶饮,每日1剂。小儿可兑白糖或冰糖(不兑糖效果更好)服用。持续服用1~2周,即可停服。此方特别适用于手术后便秘、妇女(妊期、经期、产后)便秘、外伤后(颅脑损伤、腰椎骨折、截瘫)便秘、高血压便秘、习惯性便秘、老年无力性便秘、脑血管病便秘及癌症便秘等。

    3.4 车前子治疗便秘 每日取车前子30克,加水煎煮成150毫升,每日3次,饭前服,1周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4个疗程即可痊愈。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本方不仅可以治疗便秘,而且还有降血压作用,特别适用高血压而兼便秘患者。另外,以车前子为主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

    3.5 昆布治疗便秘 昆布60克,温水浸泡几分钟,加水煮熟后,取出昆布待适宜温度,拌入少许姜、葱末,加盐、醋、酱油适量,1次吃完,每天1次。

    3.6 生甘草治疗便秘 取生甘草2克,用15~20毫升开水冲泡服用。每日1剂。本法专治婴幼儿便秘,效果满意,一般用药7~15天即可防止复发。

    3.7 胖大海治疗便秘 取胖大海5枚,用沸水约150毫升冲泡15分钟,待其发大后,少量分次饮服,并且将涨大的胖大海也慢慢吃下,但胖大海的核仁勿吃,一般饮服1天大便即可通畅。

    3.8 蒲公英治疗便秘 取蒲公英干品或鲜品60~90克,加水煎至100~200毫升,鲜品煮20分钟,干品煮30分钟,每日1剂饮服,年龄小服药困难者,可分次服用,可加适量的白糖或蜂蜜以调味。

    3.9 桑椹子治疗便秘 取桑椹子5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成250毫升,加适量冰糖,以上为1日量,1日服1次,5天为1个疗程。

    3.10 决明子治疗便秘 取决明子20克,放置茶杯内,以白开水冲浸,如泡茶叶一样,20分钟后,水渐成淡黄色,香味四溢,即可饮用,喝完药液后,再加1次开水泡饮。

    4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

    4.1 按摩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两手掌相叠,以脐为中心,在中腹、下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摩动,以腹内有热感为宜,约2分钟。再用食指或中指点揉中脘、天枢、气海,每穴1分钟。拇指按揉支沟穴,以有酸胀感为宜,约1分钟,然后用后掌根从上到下擦腹直肌,约半分钟,最后,取仰卧位,施术者用手掌根由上到下擦腰部和骶部(腰以下部位),约1分钟。

    4.2 刮痧治疗

    重刮大椎、大杼、膏肓、神堂、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支沟经穴部位,热结者加刮曲池、合谷经穴部位,气滞者加刮中脘、行间经穴部位,气血亏虚者加脾俞经穴部位轻刮,下元虚弱者加气海至关元经穴部位轻刮。每经穴部位刮3~5分钟。

    4.3 中医练功疗法

    仰卧位,头部略抬高与胸平,双目微闭,舌抵上腭,两足并拢,一手按胸,一手按腹,然后作腹式深呼吸,用鼻吸气,宜深长,以顶起按腹之手为度。然后,用力缓慢呼气,以按腹之手缓慢落下为度,两手均不用力。每日练功1~2次,每次500~100息。有唾液分三次咽下。

    5 结束语

    便秘者的当务之急是检查改变饮食状况,其中最重要的饮食项目是摄取粗纤维及足够的水分。着重注意摄取这两者,是软化并促进其通过结肠所必要的。成人至少每天需水6杯-8杯为宜,虽然各种液体都有效,但最好的选择还是白开水。养成每天清晨空腹一杯温开水的习惯,根据季节气候合理变换饮食结构,不贪不偏、不热不寒、不咸不淡、不厚不腻。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掌握中医防治方法、增强中医防病治病意识,便秘将不再困扰我们。, 百拇医药(王海霞)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其它 > 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