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今日健康》 > 20147
编号:13674333
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日 陈月嫦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予氢氯噻嗪25mg日1次口服、地高辛0.125mg日1次口服、卡托普利25mg日2次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日1次口服常规治疗,15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实验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100ml日3次口服,15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FS% 、SV、EF% 值及两组有效率的比较。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均改善,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具有临床疗效,且实验组的有效率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衰的症状,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心衰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341-01

    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本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液体储留等[1]。本病多发于老年人,中国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不同于西方国家男性多于女性,据调查统计在过去的40年中,心衰导致的死亡增加6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本病人们更加重视疾病防治及预后,现代医学多采取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能够增强疗效、改善症状,改善其预后,笔者做了有关研究。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FS%、SV、EF%值及两组有效率的比较,来探究中西医结核对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现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与我院心内科以慢性心力衰竭为诊断而收入院患者者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平均病程(14±2.97)年,其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23.22)岁;对照组51例,平均病程(13±3.12)年,其中男25例,女26例,平均年龄(57±24.5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①呼吸困难、乏力、液体储留(水肿)、尿量减少等临床表现;②心电图检查可见既往性心梗、左室肥厚或心律失常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