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今日健康》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2845840
肝硬化合并感染及其危险因素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今日健康》 2014年第12期
     【摘 要】 目的:了解各类肝硬化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对98例各类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各类肝硬化合并感染发生率53.06%(52/98),院内感染总发生例次率33.67%(33/98)。发生感染者病死率26.92%(14/52),未发生感染者病死率1.96%(1/46)(P<0.01。结论:肝硬化合并感染与肝功能分级、患者住院时间、是否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合并症、是否有侵袭性操作以及抗生素应用等有关。肝硬化患者易并发各种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可能减少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肝硬化 感染 危险因素

    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常发生各种严重的感染,如败血症、腹膜炎、肺炎、心内膜炎等[1],导致病情加重,甚至肝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本文对我科近10年来收治的98例各类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防治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2004年1月-2014年1月我科各类肝硬化患者98例,入院时或住院过程中发生感染52例,男43例,女9例。年龄16-64岁,平均43.6岁。其中乙肝型45例,胆汁性型5例,酒精性型2例。诊断依据2000年9月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标准[2].

    1.2 医院感染诊断依据:《医院感染学》。[3]

    1.3 研究方法

    设计表格,登记项目,查阅记录,对诊断、预后、病原学检查等进行统计。肝硬化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并发症等;记录肝功能、肾功能等;医源性因素如:住院日数、侵袭性操作、抗菌素应用等。

    1.4 统计学方法:两样本率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肝硬化患者感染发生率

    98例肝硬化合并感染52例,发生率53.06%。发生各种感染71例次。其中院外感染38例次(28名),院内感染33例次(24名),院内感染发生例次率33.67%。老年组和非老年组院内感染例次率分别是30.2%和33.52%,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感染发生部位

    52例感染者共发生感染71例次,其中2例为3部位感染,15例为2部位感染,发生部位按感染发生频度依次为:腹膜炎33例次,肠道感染11例次,上呼吸道感染8例次,肺部感染5例次,胸膜炎4例次,胆道感染3例次,泌尿系感染3例次,菌血症、口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感染性休克各1例。

    2.3 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

    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腹水、痰)、大肠埃希氏菌(腹水、血、痰)、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痰、褥疮脓液)、白色念珠菌(尿、痰)为多见。8例患者存在两种病原菌混合感染,其中以真菌混合其它细菌感染为最常见。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到的病原菌均有较严重的耐药性,对青霉素类和氨基糖甙类较为明显,最有效的抗生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真菌对氟康唑较为敏感。

    2.4 肝硬化合并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4.1 感染与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关系:感染组(52例)A、B和C级患者人数分别为5(9.62%)、21(40.38%)和26(50.00%),非感染组(46例)A、B和C级患者人数分别为14(30.43%)、22(47.83%)和10(21.74%)。肝硬化合并感染组中Child-Pugh C级患者数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39,P<0.01)。

    2.4.2 肝硬化其它并发症对感染的影响

    肝硬化患者出现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者发生感染率57.69%(30/52),无并发症者发生感染率35.71%(15/4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x2=4.42,P<0.05)。

    2.4.3 住院时间与院内感染的关系

    住院时间<1月和>1月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例)24.32%和(40例)62.56%,住院时间>1月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会明显高于<1月者,其差异有非常的显著性(x2=14.43%,P<0.01)。

    2.4.4 侵袭性操作与院内感染的关系

    33例次院内感染中,接受侵袭性操作人数列于前3位的是:12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11例腹腔穿刺术,6例胸腔穿刺术。

    2.4.5 合并症与肝硬化合并感染的关系

    52例感染组有27例合并其它疾病(51.92%),原发性肝癌5例,重度高血压病3例,糖尿病4例等,46例非感染组有8例合并其它疾病,糖尿病2例,高血压病3例等。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2.68,P<0.01)。

    2.4.6 年龄、性别对肝硬化合并感染的影响

    统计学处理二者与肝硬化感染无密切关系。(P>0.05)。

    2.4.7 抗生素应用种类及时间对感染的影响

    52例感染者有30例使用多种抗生素,分析显示,抗生素应用种类及时间与一般细菌感染无明显关系,与真菌感染密切相关(P<0.05)。

    2.4.8 转归

    发生感染者病死率26.92%(14/52),未发生感染者病死率2.17%(1/46),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1.53,P<0.01)。52例合并感染的肝硬化患者发生并发症者22例次(消化道出血12例,肝性脑病6例,肝肾综合征4例)死亡12例,病死率54.55%。老年组病死率22.32%,非老年组病死率25.5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肝硬化时,肝细胞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补体水平下降,血清杀菌活性及调理素作用缺陷,肝脏对放射性胶体的清除下降。另外,门体分流助长了细菌在血流中持续存在[1]。机体易并发感染。本组肝硬化患者感染发生率53.06%,发生感染者病死率26.92%,明显高于无感染者的病死率2.17%,提示肝硬化合并感染是病情加重,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与免疫功能低下、高胆红素血症、白蛋白下降、肝功能衰竭等有关。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也使感染率升高,而感染又常诱发上述并发症,使病死率升高。

    本组肝硬化合并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及白色念珠菌多见,且耐药率高。依据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对发生二重感染及细菌耐药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肝硬化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从以下方面防治:1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特别是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加强原发病治疗,积极控制并发症,预防二重感染及细菌耐药的发生。2肝硬化患者在诊治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侵袭性操作及医源性感染,病情稳定尽早出院。3发现感染征兆如持续低热、黄疸升高、腹痛、腹胀、腹泻,腹水增多、利尿剂无效等,应做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有效预防和积极治疗感染。

    参考文献

    [1]梁扩寰,李绍白。肝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65-466。

    [2]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传染病信息,2000,13(4):141-149。

    [3]王枢群,张帮燮。医院感染学[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274-284。, http://www.100md.com(吴晓宁 巨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