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今日健康》 > 2016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017396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日 《今日健康》2016年第7期
     【摘 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诊治的76例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为38例,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2.11%)相比于对照组(68.42%),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完成护理后PH值、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变化水平相比于对照组,优于后者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缓解,降低死亡率,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呼吸内科护理 护理干预 重症患者 效果

    伴随近些年来环境质量的日趋恶化,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胸腔组织内、气管及肺部,对于重症患者,其可在较短时间内呈现病危状态,具有较差的常规治疗反应,严重者病情持续恶化,最终造成患者呼吸衰竭,至此,在对此病症实施治疗时,需对患者护理干预工作给予强化[1]。为更好的了解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当中的实际效果,本次研究特选取2014年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诊治的76例重症患者作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诊治的76例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为38例,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为22例,女为16例,年龄区间为51~77岁,平均为(64.3±5.2)岁,其中肺癌4例,支气管扩张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别为19例、1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3例,女为15例,年龄区间为50~76岁,平均为(64.1±5.0)岁,其中肺癌3例,支气管扩张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别为20例、15例。两组在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即(1)心理干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常伴随有呼吸困难、咳血及咳嗽等临床病症表现,患者易受此产生严重负面情绪,如失眠、焦虑及恐惧等,严重者则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至此,护理人员需在对患者心理干预方面给予强化,及时沟通、安抚患者,鼓励其配合各项治疗,并将疗中应所需注意事项及疾病相关知识向患者耐心讲解,促使患者治疗信心的增强[2]。(2)病情观察。由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具有较快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先兆症状给予密切观察,做好抢救及预防工作;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生命体征给予细致观察,如呼吸频率、脉搏及心率等,并对患者是否有清醒的神志予以观察;如若存有呼吸困难状况,需对其及时开展吸氧治疗,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就其氧流量及通气速度给予及时调整;针对严重病情者,可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对用药浓度及剂量予以控制,实施静脉滴注时,需对滴注速度给予控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以便及时采取有效对应措施。(3)环境护理[3]。要向患者提供清洁干净、舒适卫生的病房环境,定期开窗阳光照射以便照射杀毒,定期通风,湿度及温度适宜,通常温度控制在22~27℃为宜,湿度以45%~65%为宜;采用湿式清扫的方式定期消毒患者床单、衣物与病房;在针对患者开展治疗及护理时,需行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4)通气护理。由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常伴有呼吸苦难状况,在实施通气护理操作时,需保持患者气道处于畅通状态,并对呼吸道内分泌物给予清除;在行吸氧时,积极指导患者正确、合理吸氧,并对气雾剂正确使用;另外,还需实施痰液引流操作,并正确实施气道湿化处理,在实施气道通气操作时,需避免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

    1.3 观察指标及项目

    (1)护理效果。若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存有较大程度恢复,生命体征平稳,临床症状全部或基本消失,呼吸顺畅则为显效;若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存有差异性恢复,体征及症状存有显著好转则为有效;若患者病情恶化、呼吸困难,临床症状为发生改善则为无效。(2)PH值、呼吸频率及心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9.0处理所得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当比较差异显著时,采用P<0.05予以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为68.42%,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

    3 討论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易复发且变化快,会造成患者死亡风险的增加,因此,在对此症实施治疗时,在护理干预方面需对其给予强化,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降低死亡率。本次研究通过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举措,如开展通气护理、环境护理、病情观察及心理预防等。其中采取心理干预举措,可实现患者不良情绪的消除,促进患者治疗信心的增加;病情观察可及时发现患者治疗当中所出现的异常状况,便于及时开展治疗护理干预,从而实现患者死亡率的降低;环境护理可催患者心情给予舒缓,从而实现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实现交叉感染发生率的显著降低;通气护理能够对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给予显著改善。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为68.42%,另外,观察组PH值、呼吸频率及心率变化水平相比于对照组,优于后者且差异明显,此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4]。由此可知,护理干预可对患者临床症状给予显著改善,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缓解,降低死亡率,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刘岚, 解瑞爱. 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作用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13):2632-2633.

    [2]邢春红. 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5(20):00200-00200.

    [3]董颖.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4(2):112-113.

    [4]甘莉. 探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2015(1):122-123. (崔建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