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2年第9期
编号:12250337
五福康宁话茶寿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2年第9期
     静静坐下来的品茗大都反映了中国文人的一个追求,不仅要健康长寿,还要内心的宁静,一碗香茗,成了国人内心深处寻求安宁的载体。

    传统中国文化对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对应的说法,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但还有一些说法很有意思,比如七十七岁叫喜寿,有两层意思,其一是人过七十属于跨入高寿的行列,当然应有欢喜之心;其二是喜字的草书非常像竖写的七十七。有一个老外朋友刚练了一个月的毛笔,别人结婚时他就写一个大红双喜祝贺,写的非常好,超过很多中国人,问其诀窍,他说我练毛笔字是有研究的,比如,草书的张字,就写数学分式3又4分之3,喜字的草书就是竖写两行七十七。八十八则叫米寿,其实是个文字游戏,米字拆开了,上面一个八,中间一个十,下面一个八,加起来就是八十八,九十九就比较难,叫白寿,怎么解释呢?就是百字少一横,差一岁就到百岁了。一百零八岁叫茶寿,也是一个拆字游戏,茶字上面两个十,底下是个八十八,加起来就是一百零八岁。能活到一百零八岁的人非常少,能过茶寿的人应该说福报非常好。这些说法和中国人的长寿观有些吻合,我们爱说粗茶淡饭保平安,正好暗含茶寿和米寿。
, http://www.100md.com
    大家一直认为喝茶的人长寿,这一点毋庸置疑,现代科学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唐宣宗时期,洛阳有名一百三十岁的高僧,宣宗慕其高寿,请教长寿秘诀,就问大师吃了什么灵丹妙药?高僧回答说,素不知药,惟嗜茶。宣宗听罢,非常感慨,马上赐五十斤上等好茶。当年,中国茶大量进入欧洲市场时,一些商人为了抵制英国人茶叶进口的专利,就传说茶叶里有毒素,而且是慢性中毒。一位著名的老者就站出来说,对啊,所以我喝了七十年,还没有被毒死。不久,喝茶之风大兴,十六世纪的茶叶广告说,茶是刺激品,能驱除疲劳,除噩梦,四肢轻健,精神饱满。尤其克制睡眠,好学者可以彻夜攻读不倦,胖子和肉食者尤宜。这算靠谱的,有的广告则非常夸张,几乎把茶列入了春药一类,让男人达到疯狂,让女人心醉神迷等等。

    中国文化五福中的第三福就是康宁,就是健康长寿和心灵安宁,身体健康是外在的,心里安宁是内在的。长寿是生命的长度,安宁是讲生命的质量,讲的是内心的感受。只有健康和安宁都具备的人生,中国人觉得这才是完美的,否则浑身插满管子,躺在病床上,熬到两百岁那也是很痛苦的,无福可言。巴金先生晚年疾病缠身也说过,长寿是对我的一种惩罚。看来,有时健康比长寿还要重要。

    中国古人表达对安宁的追求,往往寄托于茶,比如古画“松山煮茶图”,一个峨冠博带的高士,在层峰叠峦间,绿草如茵下,潺潺溪流旁,端坐在一棵歪脖子松树下抚琴,不远处,一个小童正在煮茶,一缕青烟从茶炉升起,弥漫着整个山谷,小童趴在地上专注的添材扇火,大家都在等待茶香四溢的那一刻。中国历史上的长寿皇帝乾隆也爱茶,北京故宫博物馆所藏的“乾隆雪景行乐图”和郎世宁画的“弘历中秋赏月行乐图”,就是刻画他在宫苑烹茶品茗的风雅活动,有多人的雅集,也有独啜的场景。

    静静坐下来的品茗大都反映了中国文人的一个追求,不仅要健康长寿,还要内心的宁静,他们觉得内心的那份安宁无比重要,就是要真正做到心无挂碍,一碗香茗,成了国人内心深处寻求安宁的载体,一碗香茗,是一碗心灵的鸡汤。, 百拇医药(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