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学》 > 2004年第4期
编号:11112843
新生儿惊厥52例的诊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日 丁 丽 吴子茂
第1页

    参见附件(179KB,2页)。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诊治方法。 方法 以迅速控制惊厥、积极病因治疗等综合措施为主,保障呼吸道通畅及换气功能,酌情给予纠酸、脱水、保持脑细胞功能等措施。止痉剂首选苯巴比妥,视患儿病情加用其他止痉剂。 结果 52例中单用苯巴比妥者40例(76.9%),加用苯妥因钠等其他药物者12例,18例用维持量5~7d,2例苯巴比妥用量>30mg·kg -1 ,同时加用了其他止痉剂,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52例经综合治疗死亡9例,病死率为17.3%,其中早产低体重儿5例。 结论 新生儿惊厥没有典型的发作形式,常为各种多变的无定型发作,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常因惊厥不易发现而延误诊断。故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检并作有关的化验检查。

    [关键词] 新生儿;惊厥;苯巴比妥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危重症状,是围产期后的一个重要课题,新生儿惊厥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对新生儿期脑发育有影响,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其预后与病因、患儿日龄、出生体重、惊厥持续时间长短等诸因素有关[1] 。因此,一旦惊厥发生必须迅速控制。现将本院诊治新生儿惊厥的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1997~2003年收治患病新生儿473例,有惊厥症状者52例,发生率为11%。52例中男35例,女17例,男女之比为2∶1。惊厥的首发日龄为生后24h内24例(46.2%),~3d9例(17.3%),~7d11例(21.1%),~28d8例(15.4%),日龄愈小,发生率愈高。体重低于2500g10例,2500~3999g37例,≥4000g5例;早产儿9例,足月儿39例,过期产儿4例;分娩方式为顺产25例,难产27例。

    1.2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

    见表1。本组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以围产期并发症最多见(53.8%),其次为感染(25%)及代谢因素(21.2%)。

    1.3 发作类型

    微小发作型14例(26.4%),多灶阵挛型8例(19.4%),局灶阵挛型3例(5.8%),混合型27例(51.9%)。本组发作类型以混合型多见,大部分为微 小发作型合并多灶阵挛型。

    表1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略)

    1.4 不同病因惊厥的首发日龄分布

    见表2。

    表2 不同病因惊厥的首发日龄分布(略)

    本组病例首发日龄3d以内者主要为围产期并发症,共26例(50%),出生3d以后的主要为感染及代谢因素共5例,颅内出血患儿全部在3d以内发病。

    1.5 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后均予迅速控制惊厥,同时寻找病因并对症治疗,保障呼吸道通畅及换气功能,支持疗法采取酌情给予纠酸、脱水、保持脑细胞功能等措施。止痉剂首选苯巴比妥,负荷量为20~30mg·kg -1 。首剂以10~15mg·kg -1 静脉注射,如15~30min惊厥未控制,则按5mg·kg -1 重复静脉注射,直至惊厥控制后改为维持量5mg·kg·d -1,根据病情用5~7d。如负荷量≥30mg仍未止痉者,加用苯妥因钠,负荷量为20mg·kg -1 ,首次以10mg·kg -1 静脉注射,如15~30min惊厥未控制,按每次5mg·kg -1 重复,至惊厥控制后改用苯巴比妥为维持量;或加用安定,剂量为0.3~0.5mg·kg -1 ,肌肉注射;或加用10%水合氯醛,每次0.5ml·kg -1 鼻饲;或加生理盐水至10ml,保留灌肠。

    1.6 结果

    52例中单用苯巴比妥者40例(76.9%),加用苯妥因钠等其他止痉药物者12例,18例用维持量5~7d,2例患儿苯巴比妥用量>30mg·kg ˉ1 ,同时加用了其他止痉剂,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表现为反应低下、嗜睡、不吃、不哭,反射消失,肌张力低,四肢和指掌关节松弛,并有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现象。

    52例经综合治疗,死亡9例,病死率为17.3%,其中早产低体重儿5例。

     2 讨论

    2.1 惊厥的诊断

    新生儿惊厥没有典型的发作形式,是各种各样重复的无定型发作,且发作时间长短不一,惊厥常不易发现,导致延误诊断[2] ,故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检,作有关的化验检查。根据发病日龄、惊厥类型和神经系统症状,寻找病因。早期诊断乃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存活者后遗症的关键。本组新生儿惊厥多见于新生儿早期,生后第1天发病者28例(53.8%),3d内者33例(63.4%),与文献报道[3] 相符。

    早期发病与病因关系密切,主要原因是围产期并发症。

    2.2 止痉剂苯巴比妥的应用

    国内外目前提倡首选苯巴比妥,但学者们对苯巴比妥的用量差异悬殊[4,5] 。我院6年来的实践证明,苯巴比妥是控制惊厥的最佳药物,它能降低脑代谢,减少能量消耗,减轻脑水肿,减小自由基生成,对局部缺血引起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本组26例(50%)患儿负荷量为20mg·kg ˉ1 时止痉,14例(26.9%)患儿负荷量为 30mg·kg ˉ1 时止痉,12例负荷量≥30mg·kg ˉ1 时仍不能止痉,经加用其他止痉剂才控制惊厥。为此作者认为,止痉的苯巴比妥剂量至少需要20mg·kg ˉ1 ,但对有严重围产期并发症的患儿,如颅内出血和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剂量要加大至30mg·kg ˉ1 或以上,必要时应加其他止痉剂。本组病例负荷量递增至30mg·kg ˉ1 时,6.9%的患儿惊厥得到控制,但同时有2例出现明显副作用,说明苯巴比妥的止痉量应因人因病灵活掌握,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基层单位在无血药浓度监测的情况下,更应细心观察、灵活应用。用药量以惊厥停止,患儿安静入睡,呼吸平稳,掌指弯曲有一定张力为度。

    2.3 惊厥的预后与围产期保健

    新生儿惊厥一旦发生,提示病情严重,文献报告病死率为10%~56%[3] ,本组为17.0%,基本与其相符。其预后取决于病因、发病日龄、出生体重,惊厥持续时间以及大脑受损程度。存活者后遗症较高,主要有智力不全、脑瘫和癫痫,其他还有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言语障碍等。病因为围产期并发症有器质性脑损伤、中枢神经感染者预后差,单纯代谢因素者预后好;出生3d内惊厥者比3d以上者预后差;惊厥持续2d以上比一过性惊厥预后差;早产儿、低体重儿病死率比足月儿高,本组占5.9。为此要做好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提高产科技术水平,以减少或避免窒息和产伤的发生,对窒息等危重新生儿进行现代化正规心肺复苏,尽快建立呼吸是降低围产期并发症、防止或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李瑞林,郭亚东,周戬平.热性惊厥的新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2,20(4):245.

    [2]帅海平,王子才.101例高热惊厥患儿的转归[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9):724.725.

    [3]朱生东.新生儿惊厥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4(5):409.410.

    [4]何夏忙,杜润梅.小儿热性惊厥60例分析[J].中华误诊杂志,2002,6(11):168.

    [5]孔祥和.小儿惊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9.229.

    [作者简介] 丁丽(1957-),女,湖北汉阳人,主治医师。

    (武汉铁路中心医院儿科,湖北武汉 43006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