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学》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310928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其干预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日 李星梅 张翠萍 郭建新
第1页

    参见附件(208KB,2页)。

     [摘要]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为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6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试,将评分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用u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种测试显示糖尿病患者SCL90中10项因子除人际关系外,其余因子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SAS、SDS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以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为主,因此对患者的治疗不能仅限于药物,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心理状态;干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以其并发症多而重、治疗上要求严格等特点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1]。笔者就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量表调查并与国内常模作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入选对象为我院内分泌科2004年1~12月住院的符合WHO1999年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60例,其中男126例,女134例,平均年龄(46.28±14.1)岁,文化程度中小学141例,大专及以上119例。

    1.2 方法

    由2名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向患者说明测定的方法和意义,取得患者的同意后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2]、焦虑自评量表(SAS)[3]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最后由专业人员进行评分,将评分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采用SPCM3.0中文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用u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糖尿病患者SCL90因子评定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

    SCL90概括为10个因子:躯体化(F1)、强迫(F2)、人际关系(F3)、抑郁(F4)、焦虑(F5)、敌对性(F6)、恐怖(F7)、偏执(F8)、精神病性(F9)、阳性项目数(睡眠、饮食障碍等)。根据症状轻重程度分为没有(1分)、很轻(2分)、中等(3分)、偏重(4分)及严重(5分)。糖尿病患者SCL90因子分与国内常模的比较见表1。表1 糖尿病患者SCL90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 由表1可见,糖尿病患者除F3外其余各因子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组(P<0.05)。以单项2分以上作为阳性项目计算,阳性项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前10个症状中,86.41%的患者易烦恼和激动,83.26%的患者感到精神不集中,74.23%的患者睡眠差、难以入睡,64.58%的患者对外周事物不感兴趣,对异性兴趣减退。

    2.2 SAS、SDS评分比较

    SAS标准分≥50表示有焦虑症状,SDS标准分≥50表示有抑郁症状。所评定的分值均换算成标准分,糖尿病患者SDS、SAS评分与国内常模的比较见表2,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组(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有抑郁、焦虑症状。表2 糖尿病患者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

    2.3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对有抑郁、焦虑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见表3。表3 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3 讨 论

    3.1 采用SCL-90、SAS、SDS、评定结果看,糖尿病组除F3因子外,其他因子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总均分、阳性数目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组,从阳性率较高的前10个症状看,64.58%-86.41%患者易烦恼、激动、精力下降、疲乏、性功能减退、及睡眠障碍,说明由于疾病,造成患者角色的转换和心理冲突,加之糖尿病患者每天治疗要求,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使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以躯体化障碍和抑郁、焦虑较为突出。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行为障碍与应激事件相关,也与患者自身的个性特征有内在的联系[4]。患者对各种应激事件的反应主要是通过下丘脑—植物神经系统或垂体—内分泌—情绪通路使躯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增加而加重糖尿病症状,躯体症状的加重可引起情绪障碍,这不仅不利于糖尿病康复,还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既要注意基础、药物治疗,也要注重心理治疗,是一个综合的治疗过程。

    3.2将SAS、SDS评定结果作为诊断抑郁、焦虑的参考依据,对患者个体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根据“知、信、行”理论,护士对患者作出正确评估,分析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计划,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通过SCL90、SAS、SDS评分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在健康教育中帮助患者学会提高应对各种生活事件的能力,避免紧张的情绪,对减少和预防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3.3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关心患者的生活,病情的控制,鼓励患者参加糖尿病教育活动,教会患者监测的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3.4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运动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改变不正常的饮食心理,指导正确的饮食方法,开展糖尿病知识讲座,做好宣传教育。通过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给予患者生理、心理各个方面的关怀,使患者得到家庭、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缪小萍,陈虹,姚正元.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2829.

    [2]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3]张明国.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43.

    [4]高北菱,戴晓阳.紧张性生活事件对人类2型糖尿病发生的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3):134138.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护理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