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6年第1期
编号:11111875
细胞对缺氧的感知及其生物学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日 张崇高 曹茄柽
第1页

    参见附件(383KB,5页)。

     [关键词] 缺氧;缺氧诱导因子;降解;稳定性;癌症治疗靶

    [中图分类号] Q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783(2006)01—0082—06

    机体对缺氧的反应是一个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课题。从微生物化石的同位素成分研究显示,地球上生物圈的出现远早于富氧大气层的形成,近年先后在澳洲西部和我国山西均发现类似的化石,估计约在14亿年前,是原始海洋中的单细胞藻类的光合作用,造就了地球99%的富氧大气层”[1]。所以生命有机体的演化经由无氧到有氧环境的漫长历程。这种进化遗迹呈高度保守性,直到人类对缺氧的感知和适应能力均呈现明显的演化渊源;无论是整体还是器官直到细胞分子水平,对缺氧从结构到机能显示出复杂的系列性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变化过程与多种疾病包括肿瘤、缺血性疾病、炎症等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本文拟就近10年来研究的热点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的发现、结构、调控、稳定性及其生物学意义作一扼要介绍,讨论HIF在细胞生物学中的价值,并为癌症和缺血性疾患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探索方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83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