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6年第2期
编号:11039271
布替萘芬对动物实验性炎症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1日 吴 衡 吴海燕 张 娟 马 聪 孙钟武 杨 兵 李永金
第1页

    参见附件(195KB,3页)。

     [摘 要] 目的: 研究布替萘芬的抗炎作用。方法: 分别观察布替萘芬的低、中、高3个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和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的影响。结果: 布替萘芬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程度和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程度。结论: 布替萘芬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关键词] 布替萘芬; 抗炎; 大鼠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Antiinflammation Effect of Butenafine

    WU Heng, WU Haiyan, ZHANG Juan, MA Chong, SUN Zhongwu, YANG Bing, LI Yongjin

    (School of Medicine,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12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tiinflammtion effect of Butenafine. Methods: The models of the mice ear edema induced by xylene and the rats hind paw edema induced by eggwhite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antiinflammation effect of butenafine at low, medial,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respectively. Results: Both the mice ear edema caused by xylene and the rats hind paw edema caused by eggwhite were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by butenafin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ulenafine has significant antiinflammation effect.

    [Key words] Butenafine; Antiinflammation; Nice; Rat

    布替萘芬(Butenafine)系丙烯胺类抗真菌新药,具有较强的抑菌、杀菌活性,且抗菌谱广的特点。它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阻止真菌胞膜麦角固醇合成而发挥作用[1,2,3]。该药由日本科研制药公司首先研制开发,并于1992年在日本上市,1997年在美国上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体股癣、足癣等[4,5]。近来国外文献报道,布替萘芬具有突出的抗炎活性,能消除因中波紫外线照射所致的皮肤红斑[6],目前我国制药公司也开发相关产品用于治疗真菌感染,但对其抗炎作用没有深入研究。本文对布替萘芬的抗炎作用进行了动物实验,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 物

    布替萘芬(C23H27N·HCl,分子量35393,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所提供),本品白色无嗅微苦粉末状纯品,含量>9858%,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阿司匹林(美国Sigma公司生产);二甲苯(北京52952化工厂生产);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动 物

    昆明种小白鼠,江苏大学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22±2)g,雌雄兼用;SD大鼠,江苏大学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190±10)g,雄性。

    13 小鼠耳肿胀实验[7,8] 取小鼠35只,雌雄兼用,随机分成5组,分布替萘芬低剂量组50 mg.kg-1,中剂量组100 mg.kg-1,高剂量组200 mg.kg-1,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阿司匹林组100 mg.kg-1(阳性对照)。各组每天下午给药(灌胃)1次,共7 d,在末次给药后30 min,用棉球在小鼠右耳前后表面均匀涂抹二甲苯005 ml致炎,左耳作对照,1 h后处死动物,用6 mm直径打孔器在左右耳相同部位打下耳片,用精密电子天平(1/10 000)称重。按下式计算各组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结果见表1。

    14 大鼠足趾肿胀实验[7,8]

    取SD大鼠30只,均为雄性,随机分成5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 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200 mg.kg-1; 布替萘芬:低剂量组100 mg.kg-1, 中剂量组200 mg.kg-1, 高剂量组400 mg.kg-1。各组每天下午(灌胃)给药1次,共7 d,在末次给药后1 h,于每只大鼠右后足垫部注射01 ml新鲜蛋清,在注射前用螺旋测微器测定每只大鼠右后足垫部厚度为给药前值,分别在给药后1,2,4 h测定每只大鼠右后足垫部厚度变化,按下式计算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结果见表2。

    15 统计学处理

    实验中数据均以±s表示,各组数据之间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

     2 结 果

    21 布替萘芬对小鼠耳肿胀程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布替萘芬3个剂量组与生理盐水比较,均可明显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P<001),且具有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中高剂量的布替萘芬组作用更显著(P<0001)。阿司匹林也能明显减轻二甲苯引起的炎症反应(P<001),相同剂量(100 mg.kg-1)的布替萘芬和阿司匹林减轻二甲苯引起的炎症反应的效应相当(见表1)。 表1 布替萘芬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的影响

    22 布替萘芬对大鼠足肿胀程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布替萘芬3个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均有明显的抑制蛋清致大鼠足肿胀的作用,并随时间延长对肿胀的抑制程度越明显,炎症消退越快。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相同剂量(200 mg.kg-1)的布替萘芬与阿司匹林相比,布替萘芬减轻蛋清致大鼠足肿胀的炎症反应的效应略好于阿司匹林(见表2)。表2 布替萘芬对蛋清致大鼠足肿的影响

     3 讨 论

    炎症是许多疾病的主要病理过程,为了控制炎症的发生,对炎症的发展过程、发生机制以及抗炎药物的探讨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炎症反应的复杂性使所涉及的机制也极为复杂。

    炎症可分为三期——急性炎症期、免疫反应期和慢性炎症期。急性炎症期是机体对组织损伤的初始反应,由所释放的自身活性物质介导,且可进一步发展为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由炎症反应释放的抗原性物质激活免疫反应细胞所发生的反应,有引发慢性炎症的可能。慢性炎症介质可致疼痛、骨和软骨损伤,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残疾、全身功能改变乃至寿命缩短。急性炎症反应中致炎因子可直接损伤内皮,引起血管通透性升高,但许多致炎因子并不直接作用于局部组织,而主要是通过内源性化学因子的作用而导致炎症,故又称之为化学介质或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在所有炎症介质中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是研究最广泛的一类,从细胞膜上游离出来的花生四烯酸经细胞微粒体中的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催化为前列腺素类产物,导致发热、疼痛、血管扩张、通透性升高及白细胞渗出等炎症反应[9]。

    小鼠耳肿胀及大鼠足趾肿胀属非特异性炎症,是以肿胀、渗出为主要指标的急性炎症模型。本文通过传统的小鼠耳肿胀试验和大鼠足趾肿胀试验,探讨布替萘芬的抗炎作用。小鼠耳肿胀试验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和布替萘芬低、中、高3个剂量组能够明显地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炎所出现的耳廓肿胀,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大鼠足趾肿胀试验结果显示,布替萘芬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均有明显的抑制蛋清致大鼠足肿胀的作用,并随时间延长对肿胀的抑制程度越明显,炎症消退越快。

    由此说明,布替萘芬可减少实验性致炎剂引起的炎症渗出和组织水肿,它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也能显著抑制蛋清所致的足趾肿胀,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维持时间长的特点,两实验均有良好的剂量依赖性。因此,布替萘芬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与国外的研究结论相符。至于布替萘芬的抗炎机理是否与非甾体抗炎免疫药一样是通过抑制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或释放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实验结果为临床运用提供初步依据,为今后临床上拓宽应用范围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Gupta AK, Einarson TR, Summerbell RC, et al. An overview of topical amtifungal therapy in dermatomycoses. A North American perspeetive [J]. Drugs, 1998, 55(5): 645-674.

    [2] Iwatani W, Arika T, Yamaguchi H. Two mechanisms of butenafine action in Candida albicans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3, 37(4):785-788.

    [3] 李永金,陈素仙,李 静,等. 布替萘芬霜剂局部给药对家兔慢性毒性实验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12(3):220-222.

    [4] 张晓东,刘元林,凌 云,等.1%布替萘芬霜和复方布替萘芬霜治疗足癣的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5(6):383-384.

    [5] 王爱平,李若瑜,杨海珍,等.1%布替萘芬溶液治疗趾间型足癣和体股癣随机双盲对照试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1,17(5):344-347.

    [6] Nahm WK, Orengo I, Rosen T. The antifungal agent butenafine manifests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vivo [J]. J Am Acad Dermatol, 1999, 41(2 pt 1): 203-206.

    [7] 徐淑云,卞如濂,陈 修. 药理实验方法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82-915.

    [8] 陈 奇. 中药药理学实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2-44.

    [9] Heller A, Koch T, Schmech J, et al. Lipid mediator in inflammatory disorders [J].Drugs,1998,55(4):487-496.

    (江苏大学医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01)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