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6年第2期
编号:12839596
氟康唑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第2期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氟康唑在临床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为眼疾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择取入住我院的46例患有眼科疾病的病患,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对实验组病患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间隔1小时进行1次,治疗3至4 天之后每天的治疗次数改为6到8次,并逐步减少药物的使用;对参照组的病患进行常规化治疗,观察比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部疾病的恢复状况。 结果 实验组病患眼疾改善明显,与治疗前的差异与统计学意见想匹配(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之间治疗后眼部疾病恢复情况之间的差异契合统计学相关意见(P<0.05);参照组病患治疗前后眼疾状况之间的差异完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氟康唑在临床治疗眼科疾病这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作为临床治疗眼疾的一种比较理想的药剂,应该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氟康唑;眼科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054-02

    最近几年眼部受真菌感染的病例数目持续上升,对这一症状的诊治难度却较大,大多数治疗眼部真菌感染的药品(例如二性霉素B等)因为自身的毒性较高而难以在临床眼疾治疗中得到普遍的使用,还有部分毒性相对较低的药物(如咪康哇、酮康哇等)由于其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也不能够得到普遍运用。而氟康唑的毒性低、易溶于水、分布广泛且难以与血浆中的蛋白质分子相结合,不仅可以口服也可通过静脉注射进入机体病变部位。这一药物产生之后受到了整个医学界人士的关注,并率先在国外的医学事业上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临床研究还显示氟康唑在其他一些疾病(如球抱子病等疾病)的治疗上也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且因为便宜安全逐步变成临床眼疾治疗的首要药剂。对氟康唑在临床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的研究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本文结合各种资料对氟康唑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详细探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入住我院的46 例眼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该部分病人中有男性29位,女性17名,所有病患的年龄均位于7至69岁之间,观察记录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情况。

    1.2 治疗方法

    对实验组病患采用氟康唑滴眼液进行治疗,间隔1小时进行1次,治疗3至4 天之后每天的治疗次数改为6到8次,并逐步减少药物的使用;对参照组的病患进行常规化治疗,观察比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部疾病的恢复状况。

    1.3 效果判断标准

    ①病人的病症消退,眼角膜复原到正常状态,溃疡症状显著好转,前房积脓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且通过对眼结膜排出物质进行检测发现真菌菌丝消失即为治疗效果显著(P<0.01)。②病人眼疾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眼角膜发生溃疡症状的面积减小,前房积脓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则表明治疗有一定的效果(P<0.05)。③患者病症在治疗前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前房积脓现象恶化,眼角膜发生溃疡症状的面积增大,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角膜的穿孔症状,检测真菌菌丝任然存在即表明治疗无效。

    2.结果

    实验组治疗时间为7-36天,诊治之后病人的视力为 0.06-0.6与治疗前相比有较大变化;参照组治疗时间为21-58天,患者诊治后的视力在 0.01-0.4之间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别。实验组病患治疗后眼疾改善明显,与治疗前的差异与统计学意见想匹配(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之间治疗后眼部疾病恢复情况之间的差异契合统计学相关意见(P<0.05);参照组病患治疗前后眼疾状况之间的差异完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关研究表明,眼部真菌感染这一症状在气候极其湿润的热带区域发生几率为全球最

    高,通常是由于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对人类眼部造成的伤害所引起的,且务农者这一人群的患病率往往高于其他的社会群体,而青霉菌、酵母菌等真菌则是导致患者发生眼部疾病的主要真菌种类。眼部真菌感染病灶在机体内的潜伏期较长,且在病发初期,症状的性征不够明显,因而临床诊断极易出现偏差,通过抗生素对该病进行治疗的效果不尽人意,如若不能在疾病初期获得正确及时的诊治,待到疾病发生的中晚期则通常会发生眼角膜穿孔等后期病症致使病患的视力急剧下降或者视觉消失,对病患的视觉造成极其严重的障碍,是一种伤害巨大的眼部疾病。但因为我国目前的治疗技术发展不够充分,且由于在治疗眼部真菌感染、抵抗病菌方面拥有显著疗效的药剂的匮乏使得这一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理想结果相差甚远,患者的病症不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氟康唑这一安全、便宜、有效的治疗眼部真菌感染的药剂的产生和使用,使得临床抵抗

    真菌、治疗眼部真菌感染的手段以及治疗的效果都有了显著的改善。氟康唑有毒性低、易溶于水、分布广泛且难以与血浆中的蛋白质分子相结合等优势,不仅可以口服也可通过静脉注射进入机体病变部位,因而在临床治疗眼部真菌感染疾病上得到较为普遍的运用;与此同时,它也会带来一些毒副作用,会与其他的一些药物发生反应,所以通常针对感染的部位置、种类及患者自身素质的差异合理用药。 本次研究表明,氟康唑对于治疗眼部真菌感染效果显著,大大缩短了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使病人病症得到有效控制,与其他药物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雪芳,刘忠鑫,陈炳荣.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3,07:1462-1463.

    [2]陈洪.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7:2097-2099.

    [3]王淑然,叶俊杰 .真菌性眼内炎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 .中华眼科杂志,2012,48(11):1041-1044, http://www.100md.com(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