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月经失调(月经病) > 痛经
编号:13743912
理气活血汤加减治疗痛经108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健康之路》 201211
     摘要:目的:观察理气活血汤加减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自拟理气活血汤加减治疗痛经108例。

    结果:总有效率98%。

    结论:本方治疗痛经效果满意。

    关键词:痛经理气活血气血运行不畅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139-01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发生于青年期、生育期和更年期任何一个阶段,尤以青年期居多。甚至导致不孕。西医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亦称功能性痛经)和继发性(指器质性痛经)两种。本文主要探究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其主要病机: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则“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则“不容而痛”。笔者经过十多年临床总结自拟理气活血汤加减观察治疗痛经10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患者年龄在13-42岁之间,病史最长28年,最短6个月,临床见经前、经期、经后出现周期性小腹坠胀痛,腰骶胀痛,经量多或少,行经不畅、经色黯有块或乳房胀痛,甚者剧烈呕吐晕厥均符合痛经标准。

    2治疗方法

    基本方:党参20g、当归15g、川芎10g、黄芪30g、白芍20g、益母草10g、玄胡10g、柴胡10g、月经提前加丹皮、枝子;月经延后加肉桂、干姜;白带多加苡仁、芡实;腰痛加续断、寄生;血虚加阿胶、枸杞、熟地。上方每日一剂,一日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3治疗效果

    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月经周期正常)88例占81%;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月经周期基本规律)18例占17%;无效(临床症状均未改善)2例,总有效率98%。
, 百拇医药
    4病案举例

    张荣,女,32岁,2006年3月18日就诊,主诉:每遇月经周期小腹剧烈疼痛牵及腰骶部,月经后期,经期头天色黯有块,经量少,时间6-8天才尽,结婚10年一直未孕。在上级医院作内分泌、B超、输卵管造影检查,均未见异常。经吃西药止痛治疗后疼痛暂时缓解,下个月周期又复原,今见面色萎黄、呕吐头晕,捧腹蜷缩,苔白舌边紫、脉弦。证属气滞血瘀性,治以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用基础方加香附10g、田七10g、茯苓10g、服药一个疗程,月经如期而至,小腹疼痛及腰骶痛痛基本消失,经色黯红无块,经量中等,4天经净。再服基本方一个疗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色红、量中等、面色红润。第三个月经周期怀孕,足月顺产一健康男婴,随访至今痛经未见复发。

    5讨论

    痛经最早见于汉《金匮要略·方论·女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隋朝《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侯·月水来腹痛候》认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明朝《景岳全书·妇人规·经期腹痛》指出:“凡妇人经行作痛、挟虚者多、全实则少……”。《宋氏女科秘书·诸侯不调门》说“经水将来作痛者,血瘀气滞也;腹中阵阵作痛气血俱虚,治当调养气血,经水行后作痛者气血虚也”等等。历代医家对痛经治法方药作了大量的探讨都反映出痛经的顽固性,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痛经皆与气血失调相关,气血为女性之根本。女性的生理特点:经、带、胎、产、乳都会耗伤气血。现代社会女性撑起半边天,在各行各业做出较大贡献,她们同时面临着学习、就业、工作、生活带来的诸多压力;家庭、职场、人际关系复杂;饮食起居失常、过劳熬夜、亦饥亦饱、贪食生冷、辛辣饮食而致气血不畅。故治疗痛经以理气活血为主,随症加减或行气或活血或散寒或清热或补虚或泻实;经期以止痛治标,经后辩证求因治本,并结合身体情况疏肝益肾、扶脾,使气血流畅,经血畅行“通则不痛”。经期患者还应该注意精神情志的调理,饮食禁生冷,起居要有规律,避寒湿,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对身体虚弱者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配合医嘱,周期性治疗,方能取得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

    [1]罗元凯.中医妇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百拇医药(刘小君)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月经失调(月经病) > 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