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34
编号:13735036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探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日 《健康之路》 20134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要加强临床药学与合理用药指导,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88-02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和工艺标准制成的制剂,与化学药品比较,具有药性平和、不良反应较小的优点,但是使用中药也不是绝对安全。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屡被披露。为了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中药应用的安全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中药中除了药物本身的毒不良反应外,经常由于超量、超时用药,药物质量、炮炙加工、品种以及辩证论治等问题而致的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品种混乱,来源不同

    中药材品种混乱现象较突出,有些人不辩真伪而盲目使用,由于来源不同,品种混淆,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有很大差异,如大黄致泻的主要成分是结合型蒽苷,正品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中结合型蒽苷含量高,泻下作用明显,而其他混杂品种结合型蒽苷含量低,泻下作用差。同一味药如金银花,以河南、山东一带产品绿原酸含量高,而其他非道地药材产品含量较低。还有同名异物而致的混乱,近年来媒体报导异的如关木通,龙胆泻肝汤最早见于明朝,方中木通应该为木通科木通,但是近代却以马兜铃科关木通代用即属于此种情况。

    2用量过大,疗程过长

    有些人误认为中药无毒或毒性小,不必严格控制剂量,在求愈心切的心理支配下,盲目加大用量,尤其是使用有毒中药或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时,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是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

    3辨证不准

    中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辩证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照各种病理本质作出判断,然后制定用药原则。临床因辩证失准,寒热错投,攻补倒置,寒者用寒药,雪上加霜,热者用热药,灶上加油,若为脾虚泄泻,反用大剂黄连,致使溏泄加重等不合理的使用而至良反应的发生。

    4炮制失度

    有些中药生用毒性很大,经炮制后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有些药物经炮制后增加疗效。如川乌与延胡索主要成分都是生物碱。而川乌生品剧毒,加水、加热处理后使极毒的双酯型生物碱生成只有原毒性1/2000~1/4000的不带酯链的胺醇类生物碱。延胡索镇痛的主要成分生品煎出量较少。经醋炙后,生物碱的溶出量增加近一倍。如果使用不经炮制的川乌,极可能引起中毒的发生。

    5配伍不当

    中药汤剂配伍不合理,中成药组方不合理,中西药联用不合理,也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合理的配伍用药可制约偏性,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历代本草皆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记载。某些中药相互间有相恶、相反的作用,如甘草有水钠潴留作用与甘遂,大戟、海藻逐水作用相抵触,丁香与郁金、肉桂与赤石脂有拮抗作用,合用会降低疗效,川乌与半夏、白蔹、自及,甘草与芫花,甘遂之间均有增毒作用。人参能增加地高辛血药浓度,山楂、三味子、乌梅与磺胺和用引起血尿等不良反应。

    6管理不善

    中药因来源复杂,内在质量差异很大,加上长期以来我国对中药材又未严格实施分类管理,一些有毒药材或含有有毒成分的中成药在流通和使用领域未能得到严格控制,滥用、误用而引起发不良反应。

    7个体差异

    有些因个体差异所致,过敏体质也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儿童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老人因肝肾功能衰退所以对药物耐受性小,且较为敏感,若不调整用量,极易发生不良反应。

    8人为因素

    业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药师未能进行正确有效指导,患者未按医嘱用药,有人就因不当使用安宫牛黄丸致使体温过低。有些人迷信传说和文献错载,而误服误用。

    另外,有些中药本身就含有毒性,如马钱子中的成分番木鳖碱,具有土的宁样使用,洋金花中的莨菪碱等具有很强的毒性,其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接近,但安全剂量小,在小剂量有治疗作用,用量增加,使用稍有不慎就能引起中毒。

    因此,我们广大中医药人员一定合理使用药品,医师谨慎辩证正确诊断,严格掌握药品适应证、剂量、疗程、体质、禁忌症,防止滥用、误用,药师熟知药性、效用,指导医师和患者合理用药,采用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全社会普及合理用药知识,加强人们对药物的正确认识,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梁雅.论中药的不良反应及预防.黑龙江中医药,2009年第03期

    [2]韩继仁.议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20期

    [3]王宝宽,邱萍.浅议中药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防范.黑龙江中医药,2009年第02期

    [4]林大新.浅述中药不良反应及其对策.海峡药学,2008年第12期

    [5]陈丽.中药不良反应成因探讨.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第14期, 百拇医药(林秋宇)